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34)
报纸
(306)
学位论文
(35)
会议论文
(30)
图书
(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1)
才乡教育
(39)
地方文献
(34)
地方风物
(10)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05)
2013
(56)
2012
(62)
2007
(63)
2006
(50)
2004
(40)
2001
(33)
1993
(9)
1990
(11)
1987
(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6)
兰台世界(下旬)
(3)
开封大学学报
(3)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未来与发展
(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课程.教材.教法
(1)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河南社会科学
(1)
相关搜索词
做人
学习方法
社会基础
儿童教育思想
北宋
李觏
圣贤
六艺
人的价值
教育
失败者
不足
蒙学思想
王应麟
罗汝芳
原因
创新
汉字
生平事迹
内容
哲学家
地主
研究
《续资治通鉴》
平凡
吉安
北大
南京市
古代蒙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蒙学教育】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论王应麟的
蒙
学
作者:
唐燮军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蒙
学
经世致用
儿童教育思想
蒙以养正
描述:
》等
蒙
书的注疏与考辨,为先儒所未备;另一方面,王氏奋意纵笔,精思著文,其所纂辑
蒙
书,如《小学绀珠》、《三字经》等,流传甚广。著书治学之余,王氏更亲与
教育
实践。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儿童教育思想也颇值称述。
汤显祖致力
教育
的主要原因
作者:
黄建荣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描述:
的不满;三是受泰州学派平 民
教育
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
教育
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
教育
倾注极大 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
教育
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汤显祖致力
教育
的主要原因
作者:
黄建荣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描述:
三是受泰州学派平民
教育
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
教育
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
教育
倾注极大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
教育
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素质教育应是我国自学考试
教育
的主旋律
作者:
汪俊武
来源: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自学考试
教育
改革
创新
描述:
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将是其在新世纪的主旋律。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
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描述: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
教育
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江湖夜雨十年灯——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赏析
作者:
郭鲁江
来源:
现代语文:高中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熏陶
政治
内心
教育
赏析
矛盾
王安石
江湖
正统思想
开明
描述:
时政以执拗果敢著称于当时;另一方
知识经济时代的
教育
应是通才
教育
作者:
杨绪仁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知识经济时代的
教育
应是通才
教育
周礼全先生的
学
品
作者:
刘培育
来源: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拜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周礼全集·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我心中油然生起一种欲望——应该谈谈周礼全先生的
学
品。《自序》简约平实的文字述说着作者的
学
思历程,特别对《周礼全集》中各篇论文写作时
孔子礼
学
之管见
作者:
李小成
来源: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礼
学
周礼
仁
描述:
产生的渊源、孔子礼
学
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
学
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论陆九渊的《易》
学
思想
作者:
杨月清
来源: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思想
心学
本体论
工夫论
古代哲学
描述:
环节,都是中国哲学在宋明时期具备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陆易思想不仅集中体现了陆九渊的儒家一贯立场,而且更加反映了他的心学特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