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较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作者:黄杨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描述:方面进行了比较浅析,以了解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及戏剧差异,对跨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看
作者:赵渭绒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虚实手法  虚实手法  情论  情论 
描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生活年代的相近且都逝世于公元1616年,这种巧合进而激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情.然而两者的可比性并非由于以上原因
范文若生平及剧作考论
作者:王国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范文若  《梦花酣》  音乐体制  文学体制  《牡丹亭》  戏曲创作 
描述:范文若生平及剧作考论
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PAR表演艺术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等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女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文论 
描述: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阅读方法比较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的刻画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两位剧作家对封建父权制的质疑、对具有双性气质的全面的人性以及和谐的父女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追
汤显祖和泪写就《牡丹亭》
作者:李新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戏剧舞台  戏剧舞台  青木正儿  青木正儿  日本学者  日本学者 
描述:汤显祖名作《牡丹亭》一问世便轰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演出时出现万人空巷盛况。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赞誉他是“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走近临川一中
作者:高胡  来源: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滕王阁序》  唐宋八大家  《牡丹亭》  莎士比亚  王安石  汤显祖  中师生 
描述:一篇又一篇才子学校的华章。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墓园重建的规划设计
作者:黄镇梁  来源: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戏剧  规划设计  墓园  重建  牡丹亭  文化部  建筑文化  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以《临川四梦》牡丹亭等剧作蜚声于海内。梅兰芳先生称颂他是与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同时期的剧作家,并以有汤公而自豪,以演汤先生名著而欣幸。文化部为纪念汤显祖提出重建汤显祖墓的设想,当地文化
雪花的美丽在于自身的白:有感于京剧的变革与昆曲的坚守
作者:肖复兴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昆曲  梅兰芳  舞台  变革  雪花  徽班进京  革新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描述:处于京城,京剧打一开始就染上庙堂的色彩。从乾隆到慈禧,无一没有染指,方使得徽班进京,进而让京剧压倒了昆曲,在京城风生水起,造就了同光十三绝那样的京剧各派名角,让舞台热闹了那么长时间文革前后,依然是官方介入,后来主要是江青的掺和,革命现代京剧即样板戏又风
遂昌·昆曲十番
作者:乔野  来源:浙江档案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奏形式  民间艺术  《牡丹亭》  文化艺术  莎士比亚 
描述:,是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得以传播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