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启与某记
-
作者:亦之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名字 作文 姓名 文集 褒禅山 古代文化 起稿 匿名信
-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末有“临卅王某记”,课本注云: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
《邯郸记》的喜剧情调
-
作者:陈芳英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邯郸记》的喜剧情调
-
简介《开封府题名记》
-
作者:徐伯勇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 枢密直学士 北宋开封 王安礼 给事中 中书舍人 碑文 开封市 题名 谏议
-
描述:记》及《开封尹题名记》被置大街上。《开封尹题名记》被破坏,《开封府题名记》由开封市博物馆运回,现存该馆碑林中。
-
记《靖海图》
-
作者:伯颜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七年 戚继光 四十年 谭纶 倭寇 万历 鞑靼 嘉靖 海图 文论
-
描述:显绩。此番离任左迁,朋友饯别,由林、朱绘图,以彰前功。墨彩图画一幅,人物衣冠俱依实态描绘,而题名附庸风雅者,文武两途多达二十七人。计:
-
《<邯郸记>的喜剧意识》读后
-
作者:汪志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邯郸记>的喜剧意识》读后
-
略论有关《涑水记闻》的几个问题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司马迁 宋哲宗 绍兴 钞本 神宗 范祖禹 王安石 北宋
-
描述:十四卷大书的人,总都可以体会到,他确实也是把司马迁所标举的宗旨贯穿在全书当中了的。
-
《石钟山记》精讲导读
-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
《游黄山记》等游记中的疑难漫议
-
作者:俞越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记 褒禅山 黄山 石钟山 疑难问题 柳宗元 峰顶 古文运动 理解
-
描述:在《游黄山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教学中,遇上了以下几个疑难问题。回答这些疑难问题,也许对教学有所裨益,因而试议如次:
-
独特风姿 别具一格-——读《登泰山记》
-
作者:叶楠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泰山 游记文学 桐城派 章法结构 文学发展 柳宗元 考据 王安石 文章 范仲淹
-
描述:姚鼐是“桐城派”中重要的作家。他在清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过兵部主事等职。后辞官告归,先后在江宁(今南京),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主张文章应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他自己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章法结构,所
-
余热——记归国华侨老人杨炳生
-
作者:陈一平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余热 印尼归侨 农场 爱国华侨 老人 雅加达 办公大楼 管理员 归国华侨
-
描述:在新光农场,人们赞扬退休的印尼归侨干部杨炳生是为农场事业献余热的“好老人”。杨炳生今年65岁。1960年4月他从遥远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带领三百多名爱国华侨,回到祖国的怀抱。安置到新光农场后,他组织归侨青年“娃娃队”,投入开荒种植柑橙的战斗。他先后当过队长、管理员、场商店副经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