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直的范仲淹
-
作者:罗小红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厚爱 皇太后 北宋 王质 礼官 俸禄 讨好 议定
-
描述:耿直的范仲淹
-
范仲淹“沽名钓誉”
-
作者:王慧珍 王建祝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吕夷简 太后 宋史 宰相 言官 朝廷 晏殊 好奇 圣人
-
描述:久而久之,恐怕还是易于流宕,常诵而常忘,不知其深旨了。
-
范仲淹、王安石变法比较研究
-
作者:李裕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政治变法 价值评价
-
描述:个成了嘲讽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后人都看走眼了,还是他们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这只有对两者作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
-
作者:萧姝 来源:社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北宋 推荐人 同窗 晏殊
-
描述: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遭同僚抵牾,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言事无忌也颇多争议。他人官的推荐人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当朝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
-
李觏与范仲淹的交游及政治思想当论
-
作者:文娟 范立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范仲淹 范仲淹 交游 交游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
描述:李觏与范仲淹都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范仲淹主持了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李觏是其积极的支持者。本文论述了范仲淹与李觏的交游及政治思想的共鸣。他们二人志同道合,都以天下兴衰为己任,都有变法革新、理财富国
-
范仲淹和“庆历党争”
-
作者:萧正宇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吕夷简 欧阳修 朋党 苏舜钦 参知政事 北宋 余靖 王益 开中
-
描述: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但由于庆历时期的“党争”,受到保守派的排挤,改革主张无法实现,终于失败。钱公辅在《义田记》中对他的评价是:“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
范仲淹的为官追求
-
作者:田仪吉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参知政事 宋仁宗 河南 北宋 公元 王安石变法 守边 范公堤 宋王朝
-
描述:范仲淹26岁中举及第而入仕途,64岁病逝在到任颖州(今河南阜阳一带)知府途中。为官38年,因其才能卓著和政绩显赫,3次得到朝廷重用,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又因屡屡被奸臣所谗而4次遭贬,其间几起几落
-
导读——范仲淹治灾
-
作者:黄新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冯梦龙 《岳阳楼记》 《周礼》 现代汉语 夹叙夹议 失业 《警世通言》 社会价值 阅读与写作
-
描述:导读——范仲淹治灾
-
范仲淹王安石词比较论
-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家 豪放词 创作 庆历新政 婉约词 研究成果 政治革新 北宋时期
-
描述:范仲淹与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主张并主持了当时的政治革新。范仲淹在仁宗朝,拜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为守旧派所阻挠,半途而废。王安石在神宗朝几次拜相,推行新
-
范仲淹的第二名言
-
作者:李乔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知识分子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中国古代 名言 宋代文化 选择 王应麟 政治管理
-
描述:古人面临的选择,今人也常会毫无二致地遇到。一个知识分子,或是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按梅圣俞的路子走,还是学习范仲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