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袍服玉带为何留在金山寺
-
作者:戴志恭 来源:旅游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苏轼袍服玉带为何留在金山寺
-
苏轼的“士气论”
-
作者:黄鸣奋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气 士大夫 苏轼 北宋 王安石 出师表 方孝孺 社会危机 封建时代 高力士
-
描述:向、以气驭才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贯彻了这种精神,敢于“言必中当世之过”,而深为后人所景仰。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苏轼的“士气”论。
-
论苏轼与理学之争
-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圣人之道 程颐 理学家 人情人欲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反理学 孟子 人为本
-
描述:性气
-
略谈苏轼的创作观
-
作者:许龙九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观 苏轼 创作实践 王安石 古文运动 作品 北宋中叶 阶级矛盾 陶渊明 儒家
-
描述:完善所起的作用,并对他的创作略陈一二管见。
-
苏轼知密州新探
-
作者:刘奉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宋仁宗 北宋 苏轼 县志 四川 改革思想 学术
-
描述:展。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正。据《诸城县志》记载,苏轼到任之时,密州连年大旱:“神宗熙宁七年……自秋至冬不雨……八年,春夏旱”(《总纪》)。苏轼到任后的第一年,全力以救灾安民
-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
-
金山与金山寺
-
作者:黄耕 来源:知识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金山与金山寺
-
金山寺大雄宝殿开始重建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金山寺大雄宝殿开始重建
-
《苏轼文学论集》评介
-
作者:朱德才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界 政治态度 王安石变法 苏轼研究 考辨 欧阳修 苏轼文学 学术讨论会 中国古代文学史 儒法
-
描述: 十年浩劫甫过,学术界就兴起了一股研究苏轼的热潮。“苏轼研究学会”组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已有三次,国内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数量之富超过了建国以来的总和,而且质量之高也是空前的。究其原因
-
“不解丹青追世好”(苏轼论艺术创新)
-
作者:汤炳能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论 艺术创新 王安石 随物赋形 欧阳修 自出新意 颜真卿 艺术家 文学创作 创新精神
-
描述:则王氏之同也。”这一段文字是批评王安石的。王安石的一些散文,言辞犀利,说理透彻,不失为好的文章。苏轼认为,他的毛病“在於好使人同己”,要求天下人的文风和自己的一个样。这就使得文坛象盐碱荒滩,黄茅白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