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01)
报纸
(29)
学位论文
(18)
会议论文
(3)
图书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37)
宗教集要
(15)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
(41)
2011
(64)
2010
(43)
2009
(47)
2008
(37)
2002
(15)
1999
(26)
1996
(18)
1992
(7)
1980
(12)
按来源分组
国学杂志
(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2)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2)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1)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1)
阅读与鉴赏
(1)
江苏政协
(1)
相关搜索词
长江
哲理诗
司马光
唐宋散文
墓志铭
吴中
大旱
《咏菊》
“辞达说”
变革主张
嘉祐制策
参禅
王安石
王氏
神宗
反对
四川
吕惠卿
失意
咏物诗
士气
唐诗
婢女
北宋文学
坎坷人生
医方
兵农合一
司马迁
变法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苏轼派】搜索到相关结果
954
条
游金山寺
作者:
苏轼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苏轼
江南江北
长江
岷江
微风
家乡
江面
江苏镇江
波纹
描述:
游金山寺
题西林壁
作者:
苏轼
来源: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片面性
形象
起伏
王安石变法
哲理诗
为人处事
写出
苏轼
陌生人
描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超然台记
作者:
苏轼
于彦春
来源:
阅读与鉴赏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然台记》
苏轼
王安石
司马光
中国
描述:
《超然台记》写于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党激烈斗争时期,当时
苏轼
不愿卷入争斗,自动请求调任地方官,由杭州调到密州。文章属于杂记。先议后叙,语言简洁,结构谨严,行文疏密有致,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旷
赠刘景文
作者:
苏轼
周红月
来源: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描述:
赠刘景文
人品·创作·风格——从宋词“豪放
派
”领袖
苏轼
谈起
作者:
朱捷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品
山西
领袖
司马光
苏轼
墓志铭
王安石变法
豪放
派
师院
政治革新
描述:
大都导源于一两位(或一批)有卓异风格的文
苏轼
作者:
暂无
来源: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同意见
王安石
司马光
制科
入仕
描述:
苏轼
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思念之情
王安石
政治
时值
描述:
这首词作于1076年,当时作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密州。此时的
苏轼
四十一岁,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政治上的失意两相交织,于是便有了这首词。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作者:
苏轼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中
王安石变法
河伯
粳稻
老百姓
诗歌
赋税
纳税
羌族
西北
描述: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论
苏轼
作者:
李泮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苏轼
神宗
翰林学士
徐州城
文字狱
惠州
大旱
弊政
描述:
过去人们往往通过分析、评价
苏轼
的诗词文章来称颂
苏轼
;本文则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苏轼
:
1
、为官清正,为民办好事;2、几遭贬谪但一生忠君忧国爱民;3、在逆境中还同民共甘苦。这是
苏轼
的可贵之处。
苏轼
的一次失误
作者:
暂无
来源: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诗
描述: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