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英:站好最后一班岗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工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年真是一晃就过。我一直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代表刘绍英回想起自己刚当上人大代表时,激动与自豪仍然写在脸上。
推开代表刘绍英的房间,床上和桌上仍是厚厚的书籍和材料。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刘绍英觉得只有努力学习和深入调查才能更好地履行义务,行使手中被千万人民群
-
《牡丹亭》与花判
-
作者:陈丽君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判词 花判 公案
-
描述:典型的「花判」。
-
实现“四个同步”人心鼓舞群情振奋围绕“四个突破”提质提速加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汽新型卡车装配线
“四个同步”,长春发展又好又快
经济增速和总量同步攀升
2011年,全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40亿元,增长15.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00亿元,增长42%;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83亿元,增长56.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000亿元,增长23%;新
-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秦光荣李纪恒作出批示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张议橙 储东华) 昨日,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要求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推进云南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省委书记秦光荣,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分别对全省旅游工作作出批示。副省长刘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秦光荣在批示中指出,旅游产业是富民强滇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贯彻落
-
《花间集》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
描述:评点花间词的时候,将至情观贯注其中,因此他的《花间集》评点不仅能抒发真知灼见,更能时呈灵心,开后人无限眼界。汤显祖评《花间集》,上起温庭筠,下讫李珣,都有评及。他的花间词评的语言和手法特色有三:一是
-
虞集与《十花仙》杂剧
-
作者:邓绍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十花仙》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
-
描述: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雍熙乐府》录有〔中吕〕套曲"虞伯生咏十花仙",虞伯生即虞集,元代大德以后的朝中显宦,世称"元诗四大家"之首,又是著名文章家,也是理学人物。明末曲家孟称舜以为"虞伯生咏十花仙"是虞
-
试论汤显祖的《花间集》评点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
描述:了词境与诗境、词境与画境相比较的批评视角;在词史方面,探讨了花间词的艺术渊源,也探讨了花间词对宋词乃至元明曲的影响。鉴于汤显祖在文坛的地位和评点本身的质量,他的评点不仅扩大了《花间集》的影响,推进了
-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新论
-
作者:郭娟玉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玉茗堂 评点 词
-
描述:十八年乌程闵氏朱墨套印本,完整观照汤评的内容,并从《玉茗堂评花间集序》上溯欧阳炯《花间集序》的词学观点,深入掘发汤显祖论词的精神与特色,以见其承袭与新变。
-
王安石咏花诗题咏对象初探
-
作者:万莹 蒋朗朗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花诗
-
描述:王安石的咏花诗,大多数创作于晚期,体裁多为绝句,是诗歌艺术较为高超的一类作品。本文首先提出咏花诗的界定,从而梳理出王安石的咏花诗概况。王安石的咏花诗涉及十七种不同的花卉,本文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进行了
-
论晏殊词对花间词风的继承和开拓
-
作者:谢煜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花间词 继承 开拓
-
描述: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词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词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词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