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
期刊文章(6)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4)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3(1)
2012(4)
2011(1)
2010(3)
2009(2)
按来源分组
新京报(2)
中国文化报(2)
中国新闻周刊(2)
北京日报(1)
读者欣赏(理论版)(1)
今晚报(1)
新闻午报(1)
人民日报(1)
经济观察报(1)
中国青年报(1)
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作者:应妮 丁尘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后现代主义  芭蕾  创新 
描述:如果,一出戏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了创新的目的,那创新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牡丹亭》:从昆曲到芭蕾
作者:郭娟  来源:经济观察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对于《牡丹亭》各种版本的演绎已经很多,扮相俊美的“青春版”被白先勇先生烘托得如火如荼,一时间“青春版”已经成了一个专署名词,2006年时的《1699·桃花扇》也分为了“青春版”和“传承版”,其实看过老先生们的表演就知道,不光是唱功一流,扮相和身段也绝不能说不美。日本歌舞伎也编了《牡丹亭》的
昆曲《牡丹亭》正在被“芭蕾
作者:赵忱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昆曲《牡丹亭》正在被“芭蕾
芭蕾《牡丹亭》 也许很有趣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洋)说一个中国古典爱情题材的芭蕾舞剧会很“有趣”,您可能不太适应。可这正是导演李六乙和作曲郭文景,对即将于5月2日上演的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解释。 第一次涉足芭蕾领域的李六乙和郭文景
戏剧·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戏剧·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芭蕾版《牡丹亭》冲破一切既定想像
作者:暂无 来源:贵阳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前有“青春版”,后有“厅堂版”和现代舞剧,近几年《牡丹亭》似乎成为了舞台艺术创作的宠儿。本周三,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宣布,由中芭集合多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打造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将于5月2日—7日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主创班底也首次集体亮相。这是该团继2001年推出《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排演的又一部原
芭蕾《牡丹亭》半场精彩半场拖沓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记者 李澄)中央芭蕾舞团以昆曲《牡丹亭》为本,邀话剧导演李六乙执导、陈其钢的同窗郭文景作曲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前晚在天桥剧场世界首演。相比于2001年中芭邀请张艺谋执导、旅法作曲家陈其钢创作音乐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二度跨界合作的《牡丹亭》更好地融合了传统与国际各种元素,上半场精彩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心理芭蕾的成功尝试:解读芭蕾舞剧《牡丹亭》
作者:袁禾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芭蕾舞  芭蕾舞  心理芭蕾  心理芭蕾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以新的诠释和展现着经典名剧,引起了学业界的众说纷纭,无论从文本到音乐以及编排都存在着争议。但是该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首部心理芭蕾剧,其缜密的艺术构思、严谨的戏剧结构
下月在京全球首演 《牡丹亭》走上芭蕾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赶时髦、追时尚。 日前,《牡丹亭》主创人员赵汝蘅、李六乙、郭文景等在北京举行创作座谈会,以此揭开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