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词与节日
作者:胡钧  来源:小学生作文向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节日  王安石  屠苏酒  爆竹  元宵节  牛郎织女  牵牛织女  吟诵  情景 
描述:每个节日都有吟诵它的古诗词。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伴随着一首古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好像看见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快乐情景:有人在放爆竹
孩子在节日和旅游的饮食卫生
作者:吴炳楷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饮食卫生  节日  瓜子  食道烧伤  饮料  喜庆日  量油  吴炳  端午节  长途旅行 
描述:子,无辜夺去孩子生命。这一切都提醒家长要小心。 城张人们以俭朴为荣,平时素食为主,但逢年过节、生日等喜庆日子,则佳肴满桌,尽情饮食。如此突然增加胃肠负担,吃进大量油腻食物,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极凡俗而又极质朴的诗所表达出来的节日气氛,其兴高采烈,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每逢农历岁末年初,旧时的中国文人总是要写上几首应景的诗,已成惯例。这类应景诗,几百几千年写下来,成千上万人写下来,很难突破,很难创新。所以,历代的各种诗选,如《唐诗三百首》,如《千家诗》,基本上是看不到这类诗作的。 但是,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很难出彩,很难超越的领域里,找出一位写应景诗的出色人物,
雨一直下,气氛却很融洽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冒雨往家赶。 记者 高山岳 摄 □记者 李小勇 本报讯 昨日,突如其来的暴雨虽然给人们带来不便,但暴雨中,点点爱心在雨中传递着,彼此温暖着…… 昨日20时30分前后,大雨再次倾盆而下。在九都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还没来得及赶回家的行人和骑车的市民,不得不聚集在便民牡丹亭下避雨——对在雨中的人来
盛妆迎节日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盛妆迎节日
过年——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作者:王书月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间  王安石  传统节日  爆竹  除夕  注释  初一  对联  春节  烛光 
描述: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大家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名篇积累]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
中秋节与月饼
作者:韩德承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月饼  《周礼》  节日 
描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了,这一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直到唐代,才把八月十
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诗话
作者:葛德均  来源: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节日  诗话  中华民族  历史进程  古代诗歌  《元日》    王安石 
描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传统节日,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长河,注入潺潺不尽的源头活水,构成别具风味的节日诗篇.
趣谈我国中秋节的洒俗
作者:徐成文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周礼》  节日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秋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中秋成为节日,是到了隋唐才约定俗成的。中秋节以赏月、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