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
数学课应是美的
-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
描述:让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色彩斑斓的画卷
-
作者:陈酩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画卷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绿” 诗人 画家 古诗
-
描述: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有些诗人不仅仅是诗人,更是一个画家,因为他们对于色彩的感悟常常毫不逊色于专业的画家 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由“绿”生出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却是为了反衬
-
用线条和色彩谱写的生命赞歌 ———刘绍荟先生现代重彩艺
-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画家刘绍荟先生在其现代重彩艺术画集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惊叹他用线条和色彩谱写的这一曲生命赞歌的艺术魄力和卓越的艺术才情。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美,美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现代重彩艺术
-
小论古典诗词的色彩美--诗歌鉴赏新视野
-
作者:汝伟斌 来源:学周刊:A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美 诗歌鉴赏 古典诗词 “绿” 表达效果 江南春 王安石 色彩感
-
描述: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起初诗人把它同“到、过、人、满”等词作过比较,经过反复推敲才定为“绿”。原因就在于“绿”是反映色彩的,具有色彩美,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片江南春色
-
《元日》教学
-
作者:郑晓玲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情景 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古诗 春联 教学过程 春节
-
描述: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句意思。3.通过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改写
-
让学生带着“情感”来阅读
-
作者:孙莉萍 来源:教育科研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学生交流 个性化阅读 故事 文学 教学 引导学生 刘绍棠 精心设计 学习
-
描述:文学之路。这段
-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
《王安石变法》的教学设计
-
作者:何成刚 沈为慧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资源库 资源库
-
描述:一、设计思路"王安石变法"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的内容,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