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2)
报纸(43)
学位论文(4)
图书(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1)
地方文献 (104)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19)
2012(30)
2011(23)
2010(22)
2008(13)
2007(20)
2006(9)
2000(9)
1997(1)
按来源分组
舞蹈(9)
大众文艺(2)
华中人文论丛(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海南教育(1)
德州学院学报(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1)
赤子(1)
核地知与行(1)
菏泽学院学报(1)
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赏析
作者:李珊珊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剧《牡丹亭》  舞剧《牡丹亭》  舞蹈  舞蹈  语汇  语汇 
描述:们的精湛舞艺,将汤显祖在原剧中充溢的浪漫主义情怀,得到了更加美妙的升华。
试论《邵氏闻见录》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张启容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形象 
描述:景,只有这样才能对王安石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纵观历史,王安石是位有政治抱负的改革家,他的变法虽没有改变北宋日趋腐败的命运,但还是部分地实现了富国的目的。
《牡丹亭》:舞蹈演绎的经典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重病丽娘为己画像。 身心相许,海誓山盟。 杜丽娘梦中相会柳梦梅。 每一场演出,女主演胡琴心都要认真检查妆容。 梁洪源/图 9月12日晚8时,南充大剧院座无虚席。经过多日等待,曾获奖无数的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开演。待整场舞剧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由衷感慨:原以为没
张文驰事迹被编成舞蹈
作者:周波 张丽  来源:襄阳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周波 记者张丽】襄阳一中以张文驰为原型,精心编排了舞蹈《青春飞翔》。10月27日,在湖北省第九届黄鹤美育节上,由该校27名在校学生表演的舞台剧《青春飞翔》获得了评委的肯定。昨日,省
6月推荐演出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航空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出  推荐  上海站  音乐会  牡丹亭  乐团  理由  音乐节  上海大剧院  舞蹈 
描述:现场音乐,联合呈现一场别致的视听体验。为感谢一直以来支持icy的歌迷、听众、大班同学,上海站将特别制作[icy浅彩虹LIVETOUR海报]馈赠前来现场观演的观众。领取方式:入场发放,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精品舞蹈展演:展示魅力促进交流第四届国芭赛舞蹈精品展演综述
作者:暂无 来源:舞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演出  展演  精品  综述  交流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现代舞 
描述:本届比赛除了竞争激烈的赛事以外,还有一处光彩夺目的舞台——系列展演,其中包括《大美不言·国舞集萃》、芭蕾舞剧《牡丹亭》、国际现代舞展演、美国当代芭蕾展演等六场高水平的舞蹈演出。
关注以身体“体现”为核心的舞蹈教育观:试论舞蹈教育应是“身
作者:陈依雯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教育  身体教育  身体  体现 
描述:受教育者在认识自己身体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内心的情感。
吴宏潮:义务舞蹈队背后的“总导演”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曾翠 通讯员 余志远 “来,手抬高,动作再柔美一点。”这几日,在遂昌县城东社区的舞蹈教室里,义务舞蹈队的舞蹈老师吴宏潮正带领队员们排练新的舞蹈。排队型,练动作,59岁的吴宏潮像个年轻人
关汉卿:一身正气写风流
作者:兰芝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汉卿  窦娥冤  元代社会  主要线索  田汉  黑暗现实  红线女  牡丹亭  戏剧家  形象 
描述:当时引起轰动的经典剧目,剧组还曾受命进京献演。 大凡历史上的文学艺术家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逢迎时势而得名;一种是因为直面现实一身骨德而留声。关汉卿是后者,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一生创作的杂剧作品有60多种,被人娓娓道来的有《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等,他的戏剧早已名垂青史,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中国四大古典名剧”里。这当然与他那一身正气有关。 四大古典名剧,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除了《桃花扇》多少带些香艳色彩。都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离了爱情还真写不成戏。到今天,昆曲里最久唱不衰的,还是《牡丹亭》,甚至被人称为“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 爱情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需要,有需要就有观众。关汉卿也写爱情,但并不纯是言情,里面总是夹杂着让人感慨的东西,而不纯是感动的东西。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 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人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宇看来,“知识人”的概念却不那么简单。就《知识人》这本访谈录来看,作者所拜访,所记录之人,诸如白先勇、余光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等十六位人物,个个成名在早,皆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文章一篇篇读过,我们会发现,“知识人”,该是那些有别于普世目光、情怀、抱负和社会担当的人。这些“知识人”给我的印象,或有着清透高远的目光,或有着博大,亲切的人类情怀,或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担当。总的来说,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能不能改变世界,前提是有没有这样的“知识人”存在。 说及“清透高远的目光”,白先勇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