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
报纸(8)
会议论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6)
历史名人 (9)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4)
2009(2)
2008(2)
2007(2)
2006(1)
2005(2)
2003(4)
1999(1)
1994(2)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3)
上海戏剧(3)
中国文化报(2)
其它(2)
解放日报(1)
上海文汇报(1)
南充日报(1)
姑苏晚报(1)
文教资料(1)
戏剧文学(1)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围剧目(共30台)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品工程  舞台艺术  北京京剧院  上海昆剧团  歌舞团  剧目  《牡丹亭》  《骆驼祥子》  国家话剧院  《杜十娘》 
描述:戏曲 《贞观盛世》(上海京剧院)、《华子良》(天津京剧院)、《宰相刘罗锅》(北京京剧院)、《骆驼祥子》(江苏京剧院)、《牡丹亭》(上海昆剧团),《杜十娘》(中国戏曲学院)、《驼哥的旗》(广东深圳粤剧院)、《金子》(重庆川剧院)、《贬官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钟馗》(河北省河北梆
舞台艺术的生产与传播: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石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舞台艺术  创意生产  立体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  院团管理 
描述: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在舞台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自古以来,舞台表演便是昆曲艺术传承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快餐化、平面化的消费时代,昆曲艺术欣赏的高门槛、慢的节奏成为其走入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障碍。探索以最新的创意
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
作者:曾琪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宜黄腔  戏曲  剧目  清代  脸谱  人物形象  舞台  剧种  江西省 
描述:江西素为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各种声腔剧种在江西剧坛争奇斗艳,盛极一时。首创以胡琴伴奏的二黄调已是今日许多剧种的主要曲调,其源未有定论,其中有一说认为出于江西宜黄腔①。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大多依
胡应麟的戏曲审美观
作者:卢劲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戏曲审美观  戏曲审美观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  “谬悠其事”  “谬悠其事”  案头文学  案头文学 
描述:胡应麟不仅以《诗薮》著称,而且以一个艺术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在戏曲批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戏曲理论的真知灼见:舞台演出的和谐美、剧本创作的谬悠其事说及案头文学工之美,这是对传统曲学的大突破,其戏曲审美观念为我国戏曲批评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
青春版《牡丹亭》入围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婷)昨晚,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组在科文中心大剧院观看了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中本)。目前,青春版《牡丹亭》已入围2007—2008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昆曲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介绍《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介绍《牡丹亭》
焕发戏曲舞台艺术的“青春”: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价值和审
作者:胡芝风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也在变化,如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戏曲界有二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种是出于对传统的尊重,把舞台形式全方位复古到几百年前样式,这种做法显得舞台表演很陈旧,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不合拍;另一种是关注时髦的舞台装置,并
国家精品舞台艺术进南充《牡丹亭》大剧院连演三场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李奎 实习生 张景轩)国家精品舞台艺术进南充,南充好戏连台。大型歌舞剧《牡丹亭》9月12日至14日将在南充大剧院连演三场。昨(23)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
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再度来沪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巡演8年连演200场后,本已打算“封箱”的《牡丹亭》,由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而重新开演。
时尚潮流下的舞台艺术创新——舞剧《牡丹亭》和《红楼梦》观后感
作者:张践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艺术创新  舞剧  舞台  时尚潮流  观后感  艺术表现 
描述:最近几年,舞剧的艺术舞台上多有创新之作,从《红楼梦》、《一把酸枣》到《牡丹亭》,都堪称国内优秀作品,它们给人带来艺术享受之余,也呈现出舞台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创新思维。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编演的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