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第三“性”——漫话女小生
-
作者:岳美缇 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话剧 柳梦梅 汤显祖 扮演者 昆曲 杜丽娘 舞台 梅兰芳 寻梦 观众
-
描述:《游园
-
昆曲摭憶② 鸂鶒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明代昆曲 杜丽娘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创新 表演 戏曲传统 动作
-
描述:唐明皇叫多了,把你叫得竟得了糖尿病,以后让他们都叫你蔡明皇好了!"大家都乐了。阿澎跟我说,1960丰那会儿,她们还都是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读书的小朋友,跟着俞振飞和言慧珠两位校长赴京拍摄电影《游园惊梦》。当时,梅兰芳亲自到护国寺门口来接他们,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梅老师。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这些大名家,都非常开明、非常亲切,给阿澎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
-
阿甲谈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
-
作者: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副主席 首都 上海昆剧团 唱腔 演出 严寒天气 动作 中国京剧 牡丹亭
-
描述:,并诚恳征询对“上昆”此次演出的意见。
-
赞昆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
-
作者:刘邦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杜丽娘 舞美设计 牡丹亭 观众 表现手法 天幕 民族特色
-
描述:能有机会在四川观看上海昆剧团的演出,真使人高兴。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欣赏昆剧的表演艺术外,对其舞台美术也留心观赏。《牡丹亭》的舞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昆曲摭憶⑧ 烂柯山下收覆水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泼水 牡丹亭 表演手段 舞台 情节 渔樵 昆曲 自杀 老师 杜丽娘
-
描述:不同的见地,犀利而智慧。她写的每一篇文章、她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是一页优秀的抒情散文。
-
反串盛宴 笑迎新年
-
作者:祖忠人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出 柳梦梅 武生 昆曲 林冲 新年 舞台 陌生化 杜丽娘
-
描述:12月31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观众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2011年的新年钟声。一场久违的"重量级"昆曲大反串令人大开眼界。最具"笑点"的是黎安和谷好好合作的《牡丹亭·惊梦》。杜丽娘比柳梦梅还高出一头
-
昆曲摭憶(23) 可怜小春香 生生【一江风】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杜丽娘 花旦 牡丹亭 无意识 舞台 老师 越剧 角色 表演艺术
-
描述:角,如《浣纱记·寄子》中的伍子。有时我们称舞台上的小男孩为娃娃生,通常就由作旦扮
-
从结构艺术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异同
-
作者:郭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传奇 元杂剧 结构艺术 阐述 中国戏剧 舞台 异同
-
描述:突相当复杂,它有两条线索:一是以崔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
-
让昆剧焕发青春
-
作者:李太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年纪念 文化部 昆曲 昆剧 舞台 继承革新 唱腔 质量 牡丹亭 艺术经验
-
描述:必须使昆剧跟上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青春。为此,两省一市一起商订了一个方案,并作出了具体计划。根据计划,上海方面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
《振飞曲谱》传艺林
-
作者:华特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长生殿 京剧院 玉簪 舞台 曲谱 装帧设计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生活经验
-
描述:,对昆曲渊源,声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