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03)
期刊文章(1437)
学位论文(36)
会议论文(35)
图书(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35)
红色文化 (362)
非遗保护 (55)
地方文献 (42)
才乡教育 (13)
地方风物 (12)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711)
2009(175)
2008(160)
2005(68)
2004(57)
2001(59)
1994(18)
1988(22)
1985(23)
1984(21)
按来源分组
收藏(5)
书法报(4)
中学语文(3)
西域图书馆论坛(1)
小星星(高年级版)(1)
语文教学通讯(1)
山东农机化(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赣州地区志通讯(1)
浩诗三首
作者:   来源:钟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浩诗三首
对联的起源
作者:丁慈矿  来源:小星星(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王安石  桃树  屈曲  宋代  东海  传说  木板  起源  冰心 
描述:"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你知道"新桃"和"旧符"指的是什么吗?传说在很久以前,茫茫的东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屈曲盘
《三言》中的对联
作者:曾昭安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三言  苏东坡  王安石  民间  文化  结构严谨  概括  手法  时令 
描述:《三言》中的对联
趣味对联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世界(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黄庭坚  夏商周  雅颂  水底  松树  大年  围棋  对联 
描述: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舒同与毛泽东的翰墨情缘
作者:冯都  来源:世纪风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情缘  舒同  审美感受  建国前后  书法 
描述:毛泽东书法纵情翻腾,游丝盘金;舒同书法飘洒圆秀,弯弓盘马。他们的书艺个性和风格,都给人以愉悦的文化慰藉与审美感受。两位中华书法大家,在建国前后结下的翰墨情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2007年高考试题对联
作者:孙晓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高考作文  无声  高考试题  唐诗  中国艺术  王安石  刘长卿  品格  境界 
描述:看到2007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感到很有诗意,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作文原题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
共产党人不能糊涂
作者:梁智华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人  “难得糊涂”  先生  舒同  书法家 
描述:著名的书法家舒同先生的墨宝,曾被许多亲朋好友和外国贵宾所喜爱和收藏,凡向舒同先生求赐墨宝的,舒同先生总是欣然命笔。但是,众人有所不知,如果有人请他写难得糊涂四个字,不管是谁,他是断然不给写
张鼎丞的折扇
作者:栾振芳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鼎丞  折扇  历史博物馆  书法家  毛泽东  舒同  红军 
描述:在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把舒同送给张鼎丞的折扇。这把折扇半径23.5厘米,弧长48厘米,扇面是被毛泽东称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的舒同亲笔书写的路遥知马力。
品“大观行书通宝”应是试铸钱
作者:甘曙光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铸钱  北宋  宋徽宗  母钱  特大型  古钱币  小平  华光  货币  皇帝 
描述: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
《考工记》
作者:李亚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工业技术文献  《周礼》  春秋末期  成书时间  城市规划 
描述:《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成书时间当为春秋末期,出于齐人之手。《考工记》所记工艺分六类二十个工种,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它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礼》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