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03)
期刊文章(1437)
学位论文(36)
会议论文(35)
图书(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35)
红色文化 (362)
非遗保护 (55)
地方文献 (42)
才乡教育 (13)
地方风物 (12)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711)
2009(175)
2008(160)
2005(68)
2004(57)
2001(59)
1994(18)
1988(22)
1985(23)
1984(21)
按来源分组
收藏(5)
书法报(4)
中学语文(3)
西域图书馆论坛(1)
小星星(高年级版)(1)
语文教学通讯(1)
山东农机化(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赣州地区志通讯(1)
舒同真书对联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地区志通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舒同真书对联
瑞清正书对联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书法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瑞清  对联  郑文公碑  “声”  “清”  “新”    “歌”  “虚”  流动之美 
描述:雨(石家庄)《书法报》2005 年7月4日第27期第6版刊登 的瑞清这幅五言联,最大特点 有两个,一是结体稳定,字迹方 正,不偏不倚。虽多茂密之字,但 参差自然,繁而不乱。比如“尘”字 中的“土
觏思想研究
作者: 思想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觏思想研究
浩诗三首
作者:   来源:钟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浩诗三首
漫话对联
作者:黄长泉 李鲜林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青年学生  古诗词  五言  七言  文学形式  王安石  鲁迅  写作 
描述:后写作对联、填词作诗打基础。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必写古诗词,但对联还是经常要写,即使从欣赏联佳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一、对联的来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著作中,对偶句
对联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农机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张之洞  总督  孙中山  送节  王安石  光绪年间  名片  苏东坡  武昌 
描述: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送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
对联的历史
作者:罗启国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梁章钜  楹联  王安石  桃符  节号  春联  清人 
描述:对联的历史
对联的起源
作者:丁慈矿  来源:小星星(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王安石  桃树  屈曲  宋代  东海  传说  木板  起源  冰心 
描述:"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你知道"新桃"和"旧符"指的是什么吗?传说在很久以前,茫茫的东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屈曲盘
读书对联
作者:暂无 来源:西域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对联  古人  三十年  郑成功  汤显祖  金圣叹  顾宪成  包世臣  蔡元培 
描述:读书对联
走近舒同
作者:臧伟强  来源:收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中国  书法艺术  生平事迹 
描述:1998年6月18日,上午10时许,北京八宝山,汽笛声碎,喇叭声咽。告别厅前,沈鹏撰写的丈二挽联,长拖及地:从疆场作战到夺取政权,军内一枝如椽笔;由马背写字至创建书协,艺坛元勋树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