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
-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之浅较
-
作者:左鹏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比较 比较 爱情 爱情
-
描述:本文通过对《西厢记》、《牡丹亭》中爱情描写的比较,指出:人物塑造上,两剧主人公都把“情”放在第一位,但性格侧重却各有不同;爱情主题上《西厢记》主要是以“情”反“礼”,《牡丹亭》则是以“情”反“理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
作者:谢倩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并探
-
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李晓琳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梦境 人性
-
描述: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
-
“冯小青戏曲”与明清“至情”思潮
-
作者:李澜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青 汤显祖 戏曲创作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明清文人 传奇 思潮 杂剧
-
描述:明万历间武陵冯氏小青一事,颇受文人关注。在近三百余年的时间里,文人以各种方式对冯小青其人其事进行评论、咏叹、演绎,所使用的文体涵盖了诗、文、词、赋、小说、戏剧及弹词,"冯小青热潮"从而成为当
-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交流:中日版昆曲《牡丹亭》
-
作者:冯芸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歌舞伎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化艺术交流 文化艺术交流
-
描述:会引发我们对加强中日深层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柳梦梅 断句 红楼梦 自述 作者 白先勇 西厢记
-
描述:;作者自述"时的情景,就是那种"吾诗已成",虽神鬼亦"不能把
-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