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
-
作者:李玢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 昆曲 经典
-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新颖的姿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青春版《牡丹亭》在改编后所独具的一些特点,阐明昆曲艺术的文化价值及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
-
绕头诗
-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豪 宋代 形式 苏东坡 长桥 蝴蝶 白鹭 秦观
-
描述: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
-
传世经典《牡丹亭》 又添话剧呈现形式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经典《牡丹亭》,400年来打动了无数至情男女,近几年更是以昆曲、越剧、现代舞、芭蕾舞等形式屡现舞台。2月11日—14日,小剧场话剧《牡丹亭》将登陆
-
传世经典《牡丹亭》又添话剧呈现形式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综合讯(双木)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经典《牡丹亭》,400年来打动了无数至情男女,近几年更是以昆曲、越剧、现代舞、芭蕾舞等形式屡现舞台。2月11日至14日,小剧场话剧
-
传世经典《牡丹亭》将以话剧形式重新演绎
-
作者:暂无 来源:滕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闻快递 本报综合消息 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经典《牡丹亭》,400年来打动了无数至情男女,近几年更是以昆曲、越剧、现代舞、芭蕾舞等形式屡现舞台。2月11日—14日,小剧场话剧
-
医学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0岁
-
作者:杜辉 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寿命 医学 《黄帝内经》 细胞分裂 周期
-
描述:《尚书·洪范》载“一日寿,百二十岁也”,说明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0岁。《黄帝内经》同样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当在百岁以上。现代细胞分裂学说证明,人类细胞一生能代谢50个周期左右,每个周期约需2.5年
-
割尘情于绮语,发妙想于灵心:“意趣神色”的意义解析
-
作者:杨宝春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机趣 作者 牡丹亭 作品 人物形象 自然 声律 音律
-
描述:作为明代最有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数量并不很多,但其"临川四梦"却都各有意趣、各具神色。在不同的梦幻境界中演绎、诠释侠、义、仙、佛等不同世态,传达着作者一以
-
相知,并相忘于江湖
-
作者:崔玉 来源:新青年(珍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忘 江湖 孔子 孟子 自然 和子 天性 无我之境 汤显祖 子贡
-
描述:时常觉得,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热爱是天生的,仿佛生命内含于自然,是汤显祖所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情在知之先,情在识之外。《庄子·大宗师》篇中,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于心,相知相忘。不久子
-
莫让浮云遮望眼
-
作者:易怀顺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遮 繁华 脚跟 为人处世 人生哲理 王安石 原则 社会生活 自然 胡作非为
-
描述:《小窗幽记》,中国最传统、最具有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经典之一,修身、齐家、治国者的人生哲理,经商、从政、贤达成者的枕梁宝典尽在其中。小窗幽记,《哲思》与你凭窗犹记。
-
英雄无岁系列之夜叉夭
-
作者:马大志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客 俺答汗 江湖 钦差 王安石变法 武侠小说 女子 真气 声道 自然
-
描述:少年自负凌云笔,鲲鹏在胸剑眉扬。梦里洞庭风波起,八百烟波洗戎装。弯弓射雕燕然上,行吟天地抱酒觞。傍马千言平戎策,提枪万里走四方。事了拂衣掷笔去,散发山河浩歌放!他年相逢一杯酒,各道天涯秋意凉。笑谈白发多闲事,诗残月冷空怅望。百载弹指弃此身,江湖故人早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