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题壁诗说略
作者:李秉鉴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诗歌  苏轼  白居易  李东阳  元稹  自然  扬州  保护  晏殊 
描述:题壁诗说略
柳永:都是填词惹的祸
作者:汪亮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三变  柳词  晏殊  教坊  仕途  京城  不良影响  自然  官员 
描述:柳三变到汴京应试,整日价流连狎邪,批风抹月。他新艳婉丽的歌词在娱乐业发达的京城尤其受欢迎,教坊乐工得到新曲新腔,找他填词,总能很快风行。名妓争唱柳词,不认得柳七公子的,便要
心灵家园
作者:于望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柳永  人生  心灵  晏殊  艺术  三种境界  生命痕迹  现实主义  自然 
描述: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精选了三句宋词,白描出人生的三种境界,是为中国传统文人极为看重的精神牧场:一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柳永的
溪口的桥
作者:裘国松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溪口  蒋介石  石拱桥  水色  王安石  水声  自然  溪南  水势  文昌 
描述:四明南麓雄镇溪口一带的山水,着实是宋代“米家云山”的自然版本。其间清溪蜿绕、小水私语,桥便多得随处可见。溪口武山,蒋氏别庄文昌阁之下,古剡溪之湄。就有一座憩水桥。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常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自然场景意象研究
作者:陈丽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场景意象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描述:同构。而自然在戏剧文本中的意义建构功能和文化呈现功能,可以在自然场景意象身上得到多维度的展现和表达。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因其戏剧文本在自然场景意象展现上的独特性,具备了研究的范本性。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