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31)
报纸
(18)
学位论文
(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5)
地方文献
(45)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2)
2013
(12)
2012
(23)
2011
(24)
2010
(19)
2009
(18)
2007
(17)
2006
(14)
2003
(7)
1996
(9)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
文史知识
(3)
抚州师专学报
(2)
柳州师专学报
(1)
辅导员(教学版)
(1)
语文建设
(1)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南都学坛
(1)
相关搜索词
莎士比亚
契合
意象
文体
品味
晏殊
唐宋诗人
《老子注》
心灵
《溪堂词》
书信
夕阳
唐诗
古道
唐诗宋词
创作者
体性
写出
六一词
唐宋诗词
古代诗论
中国文化
优美
中国诗歌
原生态审美
曾巩
超验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发展
农田水利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自然场景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论包恢的三种"
自然
"说
作者:
陈良运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描述:
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作者:
刘文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描述:
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
意象
选择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