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8)
报纸(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
地方文献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13(4)
2011(8)
2008(5)
2005(2)
2004(3)
2002(3)
2000(1)
1988(1)
1981(1)
按来源分组
今日教育(1)
人力资源杂志(1)
国外林业(1)
党员干部之友(1)
现代交际·上半月(1)
创业天下(1)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1)
河南中医杂志(1)
江西教育(1)
华夏时报(1)
职业经理人应是事业经理人
作者:山旭  来源:华夏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事业经理人  职业  “打工仔”  职业管理  标准化管理  人的业绩  经验管理  高级别  世界级  企业运营 
描述:职业经理人应是事业经理人
评优评先,彰显的应是职业尊严
作者:孟祥杰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优  一线教师  高等学校  职业  尊严  行政领导者  教学名师  媒体报道  行政职务  党委书记 
描述:据媒体报道,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事实上,何止此例呢,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的"评优、评模"等活动中,上榜者尽管有来自一线的平凡教师,但带有某某领导头衔的却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有分量的高级别的荣誉
用粟壳治疗菌痢的危害
作者:徐洪  来源: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毒性菌痢  治疗  细菌性痢疾  龚廷贤  明代医家  概括性  现代医学  痢疾杆菌  杀人  泄痢 
描述:粟壳即罂粟的外壳,俗名米壳。明代医家龚廷贤曾用四句话加以形容:粟壳性涩,泄痢嗽怯,劫病如神,杀人如剑。这四句话概括性很强,并具有一定的道理,粟壳性酸涩,具有固肠止泄的作用,但是粟壳不宜治疗细菌性痢疾。
礼仪应是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作者:陈锦杰  来源: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  礼仪  职业  职业  修养  修养 
描述:社交礼仪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它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千百年来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即将走向现代职场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掌握和具备现代礼仪修养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所不可或缺
YBC是点亮星光的那根魔杖 不算锦上添花,应是雪中送炭
作者:林道  来源:创业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业  YBC  个人  职业 
描述:杜葵说:每一个创业青年都是一颗充满能量的星星,YBC就是那个点亮星光的魔杖。创业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自己可以掌控的独特人生。
新新职业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交际·上半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宠物营养师  体重顾问  导乐护师  生命助理  职业简介 
描述:生命助理帮您舒缓忙碌;与宠物相关的各种职业;体重顾问因肥而生;“导乐护师”成为孕妇的导师。
领导,请提防“精神贿赂”
作者:晓凤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领导干部  经济贿赂  综合治理  危害  反腐倡廉  麻痹  讨好  市委书记  王安石 
描述:所谓“精神贿赂”,是指一些人想方设法从精神上取悦、讨好领导干部,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干部,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精神贿赂”是一支射向为官掌权者的暗箭,和“经济贿赂”相比,其危害不小,治理却
杀虫剂保护美国黄松免遭小蠹危害的效果
作者:R.W.Hall 张庆贺  来源:国外林业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杀虫剂  松脂  信息素  西维因  为害  主要危害  西部  引诱剂  小蠹 
描述:红松脂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危害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e)等多种松树。它在干基树皮下生长、发育和繁殖,属典型的干基危害类型。红松脂小蠹主要危害干旱、衰弱
鲜为人知的“职业试药人”
作者:振中  来源:人力资源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试药者  张铭  吴小曼  社会责任心 
描述:这是一个神秘群体:他们平时很少“上班”,却拥有惊人的高薪;他们把冒险当成了工作,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职业试药人”。因我国平均每天就有370种新药问世,而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
我是教师:教师是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周礼》  工作载体  职业  师者  授业  解惑 
描述:《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一是其工作对象为成长中的人,二是工作载体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是每一个时代专职的知识、文化、道德的薪火传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