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31)
学位论文(29)
报纸(23)
会议论文(19)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18)
地方文献 (72)
宗教集要 (17)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2(42)
2011(39)
2010(43)
2008(49)
2004(21)
2003(31)
1996(35)
1985(14)
1982(1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典籍与文化(12)
史学月刊(7)
学术研究(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文史哲(3)
湖北社会科学(3)
剧本(1)
秘书工作(1)
南京炮兵学院学报(1)
科教文汇(1)
宋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
作者:李华瑞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宋神宗  王安石  王安石  国是  国是 
描述:单方面的决定",而是恰恰相反,是由皇帝"以合其取舍者"为标准。因而说宋神宗与王安石等人共定"国是",似与相关史实有一定出入,故予以辩正。
齐国行政制度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
作者:臧知非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制度  齐国  《齐语》  地方行政  春秋战国时代  管仲改革  《周礼》  《左传》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策 
描述: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乡─—里的行政体系;战国的郡不是地方最高政府,齐国也没有实行相当于郡的都制。
王安石屡辞馆职论——兼论宋代馆职、词臣之荣显与迁除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馆职  宋代  王安石 
描述:由进士高第荐试馆职 ,由馆职选任两制词臣 ,由两制拔擢辅相 ,是宋代文章词学之士的荣显通途。但由进士高科出身的王安石初辞召试馆职 ,再辞集贤校理 ,又辞同修起居注 ,最后径迁知制诰 ,入翰林 ,为辅相。这一系列打破序迁惯例的举动既蕴含王安石的独特个性和政治追求 ,对当时士风亦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