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互文性与翻译:从互文性视角评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
作者:李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置身于翻译实践中,结合《牡丹亭》的两个译本(汪榕培译和Cyril Brich译)及《牡丹亭》原文本自身特点,借用Norman Fairclough的“显性互文性”及“成构互文性”两大分类,从引用、戏拟
翻译心理学研究的新收获:刘绍龙《翻译心理学》评介
作者:刘金龙  来源:民族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心理学  翻译理解  翻译研究模式  翻译过程  心理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  翻译  翻译理论研究  过程研究  心理过程 
描述::"中外翻译研究过去主要注重结果,大部分文章和著作讨论的都是译文和原文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翻译过程问题,就是涉及这个问题,也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谈谈,而不是当作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来研究。"事实上,翻译
从语境的层次性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作者:樊静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  对等  对等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系统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因此寻找意义的对等也就是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在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使译文能复现原文的语境特征,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必须能最大程度
美容 应是一场与自我的恋爱
作者:路洁  来源:中国科学美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容行业  恋爱  心理工作者  临床咨询  心理问题  心理学  习惯性 
描述:自己不能接受,当然有时候这里面也包括对自身躯体层面的不接受。
刍议利用心理学规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陈郁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心理学规律  利用  《礼记》  《周礼》  学习汉语  70年代  教材编写 
描述: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概况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在《周礼》及《礼记》中所提到的通译。而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即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原学习汉语,则始于东汉初年。可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渊源是十分深远的。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吕必松先生等率先提出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作者:钟霞梅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用法  四库全书  宾客  句子  翻译  阅读训练  曾巩  译文  文言文 
描述: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希庭  大学生  心理学  金庸小说  社会主义  研究述评  主持人  心理健康  实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总目录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
作者:陈刚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基于实践的研究  旅游文本类型  多样性  译者的专业评价能力及翻译能力 
描述:关键,乃是对文本信息的专业评价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这实则是对应用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个整体要求。
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描述:亦可称为曲文),属于诗歌的范畴,极富情趣,是极美的文学语言。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白之教授的《牡丹亭》唱词英译中美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翻译美学植根于中国本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