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4)
报纸(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1)
地方文献 (6)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3(10)
2011(12)
2009(4)
2006(4)
2004(4)
1998(4)
1996(5)
1989(3)
1986(4)
按来源分组
健康(1)
厦门商报(1)
前进论坛(1)
江西历史文物(1)
南方文物(1)
山西老年(1)
史学月刊(1)
民间文学(故事)(1)
宋代文化研究(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作者:丛笙  来源:民间文学(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米价  朝廷  大米  杭州  纳西族  大人  江南  商人  布告 
描述:已无米可供了,饥民纷纷外迁,街头到处是饿死的老百姓。一筹莫展之时,师爷领着几个浑身湿透了的人走了进来。前阵子,为了督查杭州府
深难奇广,余不绝: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特色
作者:周海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致难  力奇  广 
描述:王安石散文素以"瘦硬通神"而著称,《游褒禅山记》颇能代表这种风格。此文以求深、致难、力奇、广为显著特点,由一个极为普通的景点发掘出极为异众的旨趣,写出了在立意与结体等方面甚为奇异的游记,不同于
河南老农护树队的“涉黑”之路(1) ●陈道荣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去年12月20日,护树队成员陈祖民在查看陈道荣承包的树被盗后的残迹。陈道荣因成立护树队存在打人罚款行为,以涉黑被判刑。 ■ 核心提示 河南鹿邑曾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每年春季,县里都会要求各乡镇完成植树任务。因为植树,引发出一起“涉黑”案件。 任集乡的陈道荣于2005年,应乡政府要求,承包植
河南老农护树队的“涉黑”之路(2) ●陈道荣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护树队员陈祖民的摩托车,上面喷有“治安巡逻”的字样。陈祖民说,护树队经常义务帮派出所夜间巡逻,帮乡政府搞“麦茬防火”。 护树队成员被以“黑社会组织罪”判刑后,他们的妻子均不服判决,她们表示不相信丈夫是“黑社会”。 (上接A30版) 胡国权父亲胡有银介绍,儿子喝醉后不小心弄断了一棵树,被陈道
锐意革新 沐春风看学子薪火相传聚力整合 求跨越西光教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西安市西光中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几次重大变迁,如今,移交地方后的西光中学更是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继续着她跨越式上升的发展印迹。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走近西光中学,深入探究她走向成功的一个个鲜活的足迹…… 质量立校 求真务实 成就一流教育业绩 西光中学教育质量好
官员苏颂
作者:林爱枝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德治国  宋仁宗  翰林学士  地方官员  王安石变法  以德修身  尚书省  进士  为人处事  思想家 
描述:师,封魏国公。苏颂的母亲是杭州知州的女儿,习诗书,善文章。不论从哪个角度讲,他都处于十分优越的环境里,受过良好教育,按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任子",即由任高官的父亲直
更有人从捷径过
作者:眭达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  捷径  清凉散  宋仁宗  官场  晏殊  性格  执政  失落  同事 
描述:一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正月,枢密副使晏殊落职,出知宣州;同时任命翰林学士夏竦为枢密副使。消息传出后,夏竦的同事和领导、时任翰林学士的刘筠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宋神宗的“兼听”
作者:孙贵颂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司马光  皇帝  专制时代  唐太宗  李世民  不同意见  翰林学士  大臣 
描述:登极之初就下求言诏,广泛听取建议,决心做一个唐太宗李世民那样
司马光与梅尧臣交游考述
作者:刘丽丽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梅尧臣  欧阳修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山西省  御史中丞  资治通鉴  宋神宗  交游考述 
描述: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与其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