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1
(1)
2009
(1)
2004
(1)
2003
(1)
1985
(1)
1982
(1)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天水晚报
(1)
船山学刊
(1)
国学研究辑刊
(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1)
社会科学战线
(1)
相关搜索词
曲解
备课参考
《周礼》
储光羲
反问句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羲和】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山海经》
羲
和生十日辨
作者:
房建昌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海经
羲
和
郑玄注
古神话
公羊传
周礼
郭璞
天干地支
曲解
天官
描述:
生事也,何云?生犹造也。”《周礼·秋官·序官》:“硩蔟氏十日。”郑玄注:“日谓从甲至癸。”《周礼·天官·冢宰》:“挟日
“
羲
之之书晚乃善”句之妙用
作者:
王明继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羲
之之书晚乃善”
曾巩
《墨池记》
初中
语文教学
备课参考
描述:
“
羲
之之书晚乃善”语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曾巩之《墨池记》,意思是说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
论《周官新
羲
》与宋代学术之演进
作者:
刘成国
来源:
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演进
荆公新学
《周礼》
紧密结合
思想背景
学术建构
王安石
描述:
《周官新
羲
》是王安石“荆公新学”的主要著作。它既标志着儒学从汉唐经学向宋学的转变,同时又因其与熙、丰新法的紧密结合而推动了宋代《周礼》学在作者、真伪、训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作为学术建构的思想背景
黄京
羲
\汤显祖“至情”说比较
作者:
雷斌慧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汤显祖
至情
描述:
将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比较,可加深对黄宗羲“至情”说的理解。黄宗羲“至情”说扎根于性情之辨。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之同在于以“真”为内核,以“灵”为外观,以“神”为桥梁。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之异则体现于时代背景、哲学本体、风格追求三方面。
舒同“
羲
皇故里”题字原件入藏市博物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水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舒同“
羲
皇故里”题字原件入藏市博物馆
“行针布线”:韩驹、储光
羲
诗的相似处
作者:
孙明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韩驹
储光
羲
曾季狸
行针布线
描述:
苏辙曾在《题韩驹秀才诗卷一绝》中评韩驹诗说: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
羲
。对苏辙的这句评价,曾有学者不以为然。其实苏辙的评价还是能够成立的。韩驹诗与储光
羲
诗在行针布线——诗意的处理、安排上的确
羲
之之书晚乃善 精力自致非天成——曾巩《墨池记》讲析
作者:
涂木水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王羲之
曾巩
临川
讲析
反问句
张芝
浙江永嘉
书法家
王述
描述:
因为在永嘉积谷山上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墨池”二字,江西临川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墨池记》。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