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牡丹亭》女性意识形象的多重意蕴
-
作者:王冠波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女性 意蕴
-
描述:中女性意识的多重意蕴进行分析。
-
浅谈汤显祖“唯情说”的美学意蕴
-
作者:薛明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理 真 幻 意趣
-
描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高扬的赤子本真之美:论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说的美学意蕴
-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本真之美
-
描述:关人格美的范畴,肯定了善实现后的美是一种大美与全美。在罗汝芳心中,人是天地之中最可贵的,人之中有赤子之心的人更是贵中之贵,而具有赤子本真之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足以成为道的担当者。
-
晏殊《浣溪沙》中的生命意蕴
-
作者:刘有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生命意蕴 晏殊 热爱生命 北宋词 人生 人类 思想 作者 轨迹
-
描述:时光、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个热爱生命、有情趣、有思想的人来说,时光、生命的消逝总能引起他深沉、萧远的人生感慨。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之歌,作者在生命消逝的过程中,那颗驿动的心在美丽的徘徊,划出一道迷人的轨迹,留在了历史的星空。
-
《诗经》中悼亡诗之周礼意蕴发微
-
作者:梅显懋 于莲莲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悼亡诗 周礼意蘊
-
描述:衣》一为妻悼夫,一为夫悼妻,皆体现出夫妻恩爱、生死相依的情感,与周代重视婚姻和谐、家庭稳定,以促进社会和谐、政权稳定的礼教思想是一致的。《诗经》较少正面描写礼仪、阐述礼教教义,它是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来打动人的心灵,给人以启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礼教思想的影响。
-
《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
-
作者:唐义发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现形式 戏剧表现形式 剧文语言 剧文语言 传统美学 传统美学
-
描述:《牡丹亭》是代表我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的一部佳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全部内涵,本文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剧文语言特点及爱情主题,通过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论述。
-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
汤显祖咏南陵诗的美学思想
-
作者:童星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南陵 诗文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家 七子派 自然之美 明代 艺术创造
-
描述:世但赏其词曲而已。不能知其所已就,而又安能知其所未就?可不为三叹哉!"本文以汤显祖咏南陵的诗文为例,探讨其蕴含的美学思想。
-
翻译美学视角下昆曲《牡丹亭》译本研究
-
作者:冀丽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意境 意境
-
描述:传奇杂剧《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文词典丽、意境深远,其丰富的美学元素令世人称赞。本文试图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汪榕培教授《牡丹亭》英译本,以分析其所富含的人美、景美、情美等非形式系统美学
-
陆象山心学美学工夫论:成己工夫与成物工夫
-
作者:王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工夫论 心学美学工夫论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 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
-
描述:本心体验,也是一种躬行实践,又是一种境界化育,最终引向"成己成物"、圆成审美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