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梦境意义探微
作者:章芳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梦境  意义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一场春梦慕色而亡,三年后还阳并与梦中情人结为夫妻。全剧因梦而起,梦境对于剧作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它不仅使全剧呈现出真幻交织的艺术意境,更是作者表达思想及人性观念的委婉策略。
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樊沁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实”学  美学  体验  人格 
描述:为审美体验论。通过第二章对“心”和“气”的研究,强调陆九渊人格美学思想中“心”和“气”对于人格美标准的理论意义
浅谈王安石人才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王组稳  来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意义 
描述:人才思想是王安石革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许多闪光点,它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浅析《紫钗记》的思想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尧振光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思想价值  思想价值  意义  意义 
描述:《紫钗记》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情节多取自于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文章试通过对比《紫钗记》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继承与改造,对从中反映出的作者之思想倾向与创作意义作一些粗略的窥测。
美学解析舞剧《牡丹亭》
作者:居彦辰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剧  解析  美学  人物塑造  视觉效果  氛围营造 
描述:文章通过对舞剧《牡丹亭》的剖析,研究并分析舞剧中人物塑造的精妙,视觉效果的美奂,氛围营造的真实,进而表明舞剧能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诠释名著的精髓。
移形换步,探骊得珠:评李浩《唐诗美学
作者:李乃龙  来源:书海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美学  文学研究  中国  唐诗美学 
描述:移形换步,探骊得珠:评李浩《唐诗美学
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及其意义
作者:何西来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意义  意义 
描述:白先勇先生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灵魂;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是饱蕴着青春的气息,是情的灌注和升华,是高品味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气韵;青春版《牡丹亭》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光大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狂狷”取向看汤显祖美学思想及其对《红楼梦》的影响
作者:张皓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  创作美学  狂狷  《红楼梦》 
描述:慕女性美的不同一般的美学倾向及其对《红楼梦》的影响。
论汤显祖的美学生命观
作者:杨剑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实践  复归  生命观  中国戏剧  剧作  美学  艺术理想  戏剧理论  蕴藉 
描述:一、以“情”为标识的美学生命观的实质 将汤显祖的戏剧理论及其创作实践,认识为明代中叶以来艺术的美学生命观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现实体现和历史延续,在于其美学实质是对戏剧作为艺术的美学个性的复归与张扬
“声音应是意义的回声”:论英语诗歌中的音义互动
作者:芮渝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歌  诗歌  声音  声音  意义  意义  互动关系  互动关系 
描述:运用,以取得独特的声音效果,传达诗人的某些思想和情绪。诗歌的声音元素包括头韵、元韵、尾韵、韵步、节奏、停顿、轻重音、长短音等,读者只要掌握了诗歌分析术语及其概念,就能够达成基本共识。但读者对每首诗歌音义之间契合关系的理解则具有个性区别和直觉色彩,因此,诗歌的音义互动关系也是诗歌分析和评论取之不尽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