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1
(1)
1989
(1)
1984
(1)
按来源分组
方圆法治
(1)
法学杂志
(1)
法学评论
(1)
相关搜索词
刑事责任能力
双重性质
大讨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罪与非罪】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犯罪主体不应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
作者:
傅家绪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惩罚犯罪
客观要件
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
主观方面
具体行为
罪与非罪
描述:
刑法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特拉伊宁为代表的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刑法学家们,以马克思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经济犯罪”的主要依据
作者:
苏全生
来源:
法学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认识
社会危害性
经济犯罪
主要依据
企业
法律原则
新政策
罪与非罪
双重性质
行为
描述:
法律具有它特定的冷酷性——维护全社会的利益。不是讲要“用足政策”吗,为什么不能“用足法律”?
新洞穴奇案:脸谱李浩
作者:
邰筐
来源:
方圆法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穴
脸谱
犯罪嫌疑人
罪与非罪
地下室
大讨论
他杀
案情
描述:
,从而引发了公众的种种猜测,并引发了一场从法律到人性和命运的大讨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