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芳的“日用”美学
作者:沈玲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用  审美主体  中和 
描述:一种自然真切的审美形态,人必须忘记物欲与功利,以自然而然的率真态度亲近每日所处的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不虑不思、率性本真,最终才能获得人自身的完善与道的完善,达至中和的最高审美境界。
芳与佛教的因缘
作者:刘聪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交往  十三年  净土信仰  佛学研究  太湖县  净土思想  嘉靖  万历 
描述:作为阳明后学中的代表人物,芳历来被认为与佛教交往密切,但少有学者专门考察其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本文系统考察芳一生与佛教交往的过程,认可禅宗而反对净土的信仰倾向,以及时人对芳与佛教交往的看法
见心与践心—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描述:的内在要求;本心的呈现既落实在“孝悌慈”等道德实践之中,又逻辑地包含体用贯通、身心合一、复以自知等理论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芳展开了对“现成良知”的修正和对效验光景的破除。阳明身后,学者对“良知
芽·山塘昆曲馆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段简单的话,勾勒出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的情,也点透了昆曲最核心的支点,江南的水和中国的传统文代共同孕育了昆曲。
会武的“神人”生活
作者:许小轩 黄福平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南丰  南丰  面具  面具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  永乐年间  永乐年间  国家级  国家级  表演  表演  江西  江西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技艺  技艺 
描述: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跳的舞蹈,傩祭源于史前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商代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到了周朝时叫作"傩"。在漫长的二千多年中,"傩"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活跃于神州大地,在岁月中与时代交织,与艺术结合,传承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C“点”破尴尬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凭借本场的点球破门,C将自己联赛进球数提升至29球、赛季总进球数达到41球,距离其42球的纪录仅剩一步之遥。他还打破了一个尴尬纪录:此前与巴萨的6场比赛,他一球未进,甚至曾将点球罚失。
柔软的张力 诗性的表达:莫迪艺术探析
作者:欧阳彩蓉 彭毅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  诗意  张性 
描述:文章简要阐释了20世纪意大利杰出艺术家莫迪的艺术观念及表现技法,从艺术作品独特观看方式的介入、朴素的表现题材和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加以论述。
斋藏藏书家墨迹叙录(之二) 李宗瀚:松风水 月比其清华
作者:韦力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李氏  墨迹  风水  道光十一年  临川  书法  春湖  桂林山水  立轴 
描述: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泣露》赏析
作者:史玉玲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思念 
描述: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词人以其清新淡雅,含蓄而有韵致的笔触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作品,而《蝶恋花》更是让后人经久不衰历代传诵,他借闺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含蓄地表现了自己临秋怀人那种执着而真挚的感情。
图文:杜特与美女导游拉家常 黄鹤楼上 谈兴大发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心情显然因眼前的美景而变得更好――跟漂亮的导游小姐拉起了家常。 昨日下午2时许,杜特在警车开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