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风流牡丹
作者:张世旺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花  风流  洛阳牡丹  司马光  历史学家  中华民族  改革创新  古今  王安石  人工选择 
描述:丹花会
汤显祖遂昌咏茶
作者:暂无 来源:茶叶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  遂昌  茶场  茶场  文学家  文学家  牡丹  牡丹  茶叶  茶叶 
描述:浙江遂昌是全国重点产荼县之一.早在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遂昌茶场就是全国40个茶场之一。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五年间写了大量的诗文,创作了举世名著《牡丹亭》,给遂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其中,他把茶叶写进了诗文和《牡丹亭》,为遂昌的茶叶增添了人文的色彩。
牡丹文化说略
作者:于海生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  雍容华贵  牡丹花  芍药  武则天  民间节庆  百两金  杨贵妃 
描述: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在古代,国人对它就情有独钟,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
煎茶听春雨
作者:冷香斋主人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雨  浣溪沙  牡丹  天气  晏殊  饮茶  茶汤  和风  紫檀  蟋蟀 
描述: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宋.晏殊《浣溪沙》)
老少乐护绿
作者:暂无 来源:邯郸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复兴区518社区活跃着一支“老少乐护绿队”,队员由老年志愿者和红领巾少儿组成,他们义务维护着社区的花草树木,给社区居民带来了翠绿和芬芳。 本报记者柴振杰摄
由“绿”字谈形容词的炼字
作者:闫西雷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炼字  形容词  王安石  “满”  “过”  “到”  反复 
描述:说起炼字的范例.人们往往会想到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这个“绿”字是王安石经过反复琢磨才选定的。原先用过“到”“过”“人”“满”等,都觉得不好,最后才改定为“绿”字。王安石能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注释
作者:暂无 来源:百家作文指导(小学中高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注释  “人”字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句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词的有名例子。 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人”字,又改为“满”字等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
《牡丹亭》二度来深,牡丹依旧,热情不再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二度来深,牡丹依旧,热情不再
姹紫嫣红牡丹花开荧屏———探访电视连续剧《牡丹亭》抚州摄制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9月12日,海内外观众期待已久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牡丹亭》在河南省洛阳市中国国花园隆重开机。这部根据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同名传世剧作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完成在洛阳的外景拍摄后,将移师我市、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地进行为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