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古代警察起源的几个问题
-
作者:任芬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共同体 警察起源 私有制 历史发展阶段 统治阶级 奴隶制国家 统治者 管理系统 周礼
-
描述:争端的,是社会成员自动组织的。黄帝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种“营卫”是用来防范外部敌人的。西安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
-
作者:杨贻泽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关系 统治阶级 国内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秩序 历史时期 敌我矛盾
-
描述:级斗争后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以此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要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
古今改革比议
-
作者:裴传永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统治阶级 封建社会 异同 吏治改革 劳动人民 张居正改革 封建统治者 北魏孝文帝 社会矛盾
-
描述:宣传的同志,这一意义当更明显。古今改革的同似特征,是否可以指出以下这几点:第一,就改革背景而言,无论古今,都是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经济因素则是其基本的动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处于永不停歇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
略论诗僧贯休及其诗
-
作者:黄世中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贯休 全唐诗 五代史 禅月集 统治阶级 十国春秋 社会现实 胡应麟 统治者 农民起义
-
描述:僧从的唱酬中,也可知其大概。
-
《爱莲说》探故
-
作者:张一民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王安石变法 朱舜水 散文小品 统治阶级 君子 宋仁宗 宋神宗 莲花 明末清初
-
描述:?”①他还指出《爱莲说》的立意是寄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王安石以智慧术数逢其君,为祸方烈,先生委之不可,争之不能,是故爱莲以闲神志。”②朱舜水之解颇新奇,然而缺少根据,不足徵信。据宋人度正《周声公年谱》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癸卯(公元1063年)五月,此时周敦颐正通判虔州,年四十七岁。而王安石参政,推行新法是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之间相距六年。换言之,即《爱莲说》在王安石变法前六年已经写出,虽然早在嘉祐四年,王安石撰《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但一直未被宋仁宗采纳,也未得到治平年间宋英宗的支持。这段时期的王安石是未逢其君,更谈
-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成因浅探
-
作者:于林庚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革新 王安石变法 诗文革新运动 政治改革 统治阶级 宋王朝 政治家 欧阳修 宋代 中国文学史
-
描述:是,二者毕竟不是一体,文学还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因此,文学运动和政治运动不可能共存共亡,同荣同损。在古代。也没有职业文人。写诗作文,无稿费可得,要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