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
按年份分组
1995
(2)
1993
(1)
1990
(2)
1986
(4)
1984
(6)
1983
(4)
1981
(4)
1980
(2)
1978
(2)
1974
(3)
按来源分组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2)
学术交流
(1)
安徽史学
(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齐鲁学刊
(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科学社会主义
(1)
农业考古
(1)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太祖实录
打官司
学生运动
白寿彝
管理系统
王安石
社会矛盾
王安石变法
程朱理学
筑城
精神生活
神宗
商品经济
孔子
农民革命
孝悌
地主阶级
大地主
国内主要矛盾
士大夫
北宋王朝
吏治改革
十国春秋
周敦颐
女子
城市经济发展
大宗
司马光
变法改革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统治阶级】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名称问题
作者:
金景芳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帛画
郑玄注
名称
统治阶级
礼记
周礼
丧礼
问题
普通名词
描述: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比较典型,值得重视。关于这幅帛画的名称,在《文物》杂志上看到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是“非衣”;有的说是“画荒”;还有的说是“铭旌”。经过了仔细地研读三种意见之后,我认为铭旌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论证还嫌不够充
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特点及其发展
作者:
陈祥耀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朱熹
统治阶级
毛传
古代诗歌
领袖
孔颖达
王安石
发展情况
形象思维
描述: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国古代诗歌最早突出地运用“比、兴”的是《诗经》中的作品。《诗经》运用“比、兴”和其后的诗歌颇有不同。本文拟就《诗经》运用“比、兴”的特点和其后的发展情况,初步地探索它的一些规律。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