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经学论略
-
作者:郝明工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二程洛学 中央集权 解经 欧阳修 文以载道 荆公新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宋元学案》
-
描述:北宋经学论略郝明工一、经学复兴何谓经学?当今通常作如下观:由汉代至清代的经世之学,儒家经典的阐释之学,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且将其归入学术门类。①但是,无论是就经学肇起,还是就经学终结
-
理学与经学
-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易》 今文经学 《孟子》 《周礼》 《春秋》 朱熹 《中庸》 《大学》 理学思想
-
描述:理学与经学李禹阶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别具风格、特点的哲学思维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汉以来以经学为形式的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本文就理学与经学的关系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一、理学的经学形式
-
《经学辞典》指瑕
-
作者:丁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经学史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古文尚书》 《周礼正义》 王国维 《清史列传》 古文《尚书》 《十三经注疏》 指瑕
-
描述:《经学辞典》指瑕丁鼎经学自汉代以来就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历史上,它曾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美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发生过多方位的深刻影响。本世纪初叶,随着封建王权的被推翻
-
康有为的经学及其教育思想
-
作者:李剑萍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新学伪经考》 古文经学 教育思想 《孔子改制考》 《周礼》 《春秋》 学术思想 变法理论
-
描述::“有为早年,酷好《周礼》,尝贯穿之著《政学通议》(应为《教学通义》。笔者注),后见廖平所著书,乃尽弃其旧说。”经今古文学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古文经学尊《周礼》,崇周公;今文经学则尊《公羊
-
跟周予老学经学
-
作者:胡奇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小学” 古文经学 孙诒让 今文经学 孔子 《鲁论》 《易》 梁启超 打不倒
-
描述:跟周予老学经学胡奇光细想起来,周予同(1898──1981)先生生前对我的教导,是记载在我生命册上最可珍贵的一页。说来也巧,我与他是同乡人:他出生在浙江瑞安,我的祖籍在永嘉,永嘉和瑞安都属于温州地区
-
宋代经读之出新与弊端
-
作者:任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注》 《孟子》 句读标点 《易》 经学 《书》 《史记》 《论语》 王安石 句读问题
-
描述:宋代经读之出新与弊端
-
读史三题
-
作者:梅永存 来源:瞭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亮吉 苏轼 孙嘉淦 王安石 失面子 翰林院 乌台诗案 老庄之道 书生之见 坏皇帝
-
描述:开展了堪称艰苦卓绝的第二次创业,经过几年不懈地努力,终于使企业走上了一条优质高效发展之路.同其它国有企业名牌产品的问世过程一样,建福牌水泥的创优之路也是漫长而艰辛的.1971年这座位于闽西北山区的大型水泥厂初创时,适逢国家“三线建设”进入高潮,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方兴未
-
对偶研究史漫谈
-
作者:孙建友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偶 研究史 对偶式 当句对 墨子 律诗 齐梁 现代汉语修辞学 叠韵 艾南英
-
描述:角度看,这种“比辞而俱行”的方式可以包含对照、对偶等含义。这些手法,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就已常见。如《周易·系辞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段解释自然现象的文字骈散交错,意趣天成。墨子关于“侔”的定义,就是对这类修辞现象的概括,虽然这种概括还是很笼统的,但是早在先秦时期的奠基之功是不应磨灭的。
-
读史札记(三则)
-
作者:辛志敏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柳宗元 社会财富 刘晏 札记 财富分配 经济管理人才 用人艺术 财富的分配 个人财富
-
描述:读史札记(三则)【之一】“居市不为市之道”─—读柳宗元《宋清传》辛志敏文肖昆图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不仅以文字隽永、简捷生动为一代文章宗师,而且其内容亦多体解民意、褒贬分明,反映了作者
-
隋唐朝的打击乐史
-
作者:戴宁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隋唐朝的打击乐 击乐器 少数民族 宫廷音乐 民间音乐 羯鼓 中原地区 《旧唐书·音乐志》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唐玄宗
-
描述:隋唐朝的打击乐史戴宁中国封建社会上下两千年,隋唐朝是最兴盛的时期,她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一页。尤其是李唐帝国的兴旺发达,使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都非常强盛。一方面,李唐帝国不断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