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本
-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他坚持传奇的音乐性和演出性的立场极为坚定。“法律”说,来自于文学与音乐结合时对音乐性的关注,来自于对传奇艺术演出特征的尊重,来自于对传奇发展前途的担忧。“法律”说不仅历史依据源远,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它批评了传奇发展中忽视音律规范的不良现象,从而使传奇正常发展得到理论上的保障。讲究音律,显然是传奇艺术的特征之一。 汤显祖提出传奇应该表达“至情”,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
-
感悟三株吴炳新的《消费论》什么是社会、组织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新 决定性因素 消费 社会 感悟 繁荣 组织 美国学者
-
描述:前不久,三株老总吴炳新先生从美国讲学回来。老友久未相见,热烈拥抱,其兴奋之情表明他此番美国讲学的成功。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次讲学受到了美国学者的欢迎,我也为他的巨著《消费论》成功出版表示祝贺。
-
昆曲《牡丹亭》的叙事结构
-
作者:王如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结构 昆曲 《西厢》 汤显祖
-
描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当时民众的热烈欢迎,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一句,便可略窥当年盛况。然而真正的经典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牡丹亭》在历经了数百年的光阴后,
-
《长生殿》与《牡丹亭》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
-
作者:云燕 来源: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剧情结构 剧情结构
-
描述:《长生殿》作为明清传奇的杰作,继承发展了《牡丹亭》的情至思想。本文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上讨论了二剧的关联性,并且比较了二剧在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方面的异同。
-
陆象山“本心”结构探析
-
作者:高在锡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心理为一 心理为一 体用为一 体用为一 动静如一 动静如一
-
描述:立或逻辑上先在于气的形上之理,而是心的本然状态,所以他反对以体用为二的观点。陆象山又将"动"和"静"解释为"已发"、"未发"。在他看来,动与静只是区分已发、未发的不同意识状态而已。"静"是指思虑未萌时的内心状态,"动"是指思虑已萌的状态。无论"心正",还是"心不正",动静时的其心皆为一,从这一点来看,动与静之间,只有"心正"时,才存在着体用的关系;"心不正"时,不能以动静分体用。
-
《周礼》所见地方行政组织考察
-
作者:董巧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乡遂制度 地方行政组织 地域组织 行政组织职能
-
描述:中期以后,血缘组织和地缘组织并行的阶段。随着井田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历史的发展要求地缘组织的行政职能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凌驾于宗族组织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宗族组织仍然在地方行政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
曾巩〈墨池记〉的篇章结构
-
作者:暂无 来源:国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曾巩〈墨池记〉的篇章结构
-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陶淑菊白玉刚出席并讲话
-
作者:张启民 闫东慧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陶淑菊白玉刚出席并讲话
-
相山火山盆地磁性结构分布特征
-
作者:马洪涛 黄临平 龙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盆地 相山盆地 反演计算 反演计算 磁性结构 磁性结构
-
描述:0m;东南面磁性界面变化相对较平缓,磁性岩体的埋深均大于800m;盆地中有多个岩浆通道,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盆地西南侧、南侧以及东侧,这可能是导致北西侧铀富集成矿好于这些部位的主要原因,受构造影响,盆地中部及西北部,磁性基底呈块状分布。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
从戏剧结构看《牡丹亭》杜宝形象的复杂性
-
作者:梁瑜霞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复线结构 复线结构 杜宝 杜宝 复杂性 复杂性
-
描述:的维护者、执行者,又是作者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派官吏形象;同时,杜宝身上还隐约渗透了作者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