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1)
报纸(253)
图书(16)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8)
红色文化 (68)
地方文献 (24)
宗教集要 (16)
地方风物 (13)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5)
2012(48)
2011(52)
2010(56)
2008(41)
1989(11)
1988(8)
1982(13)
1960(1)
按来源分组
回族研究(3)
北京档案(3)
剧本(3)
文艺理论与批评(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
温州人(1)
扬州文学(1)
高校后勤研究(1)
湘潮(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
运河骄子——纪念刘绍棠先生逝世十周年
作者:杜宏谋 王梓夫 孙朝成 景浩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纪念  运河水  周年  乡土作家  神童  燃烧  生命  作品 
描述:~~
一代名师,魅力永存——纪念刘麟瑞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作者:朱威烈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穆斯林  诞辰  阿拉伯语  纪念  学识  周年  性格  感召力  翻译 
描述:人尊敬且被奉为楷模,可谓大不易,然而,刘先生做到了。他看似平凡的一生,其发展轨迹是由高尚的师德师风构成的,而且还缀满了感人肺腑的言行和事迹。在纪念他诞辰90周年的今天,要问他留给门生弟子、亲朋同志最
读其书 考其事 想乎其人——纪念欧阳修诞辰一千周年
作者:赵昌智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范仲淹  中国文学史  诞辰  扬州  王安石  纪念  周年  曾巩  苏轼 
描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六月二十一日(公历八月六日),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七月二十三日。今年是他诞辰一千周年。
略论王安石的史学思想
作者:张昀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史学  史学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求真  求真 
描述:王安石的史学思想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之处.首先,王安石的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借鉴历史为我所用.其次,王安石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品评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再次,王安石出于对史学经世致用
由尊到贬:陈瑾对王安石政事学术评判之剧变
作者:郭志安 王晓薇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瑾  王安石  政事  学术 
描述:北宋神宗朝至徽宗朝期间,随着政坛的跌宕起伏,陈瑾对王安石政事、学术的评判也发生了由认同、尊崇到全盘否定和极力批判的重大转变。这种巨大转变,既与陈瑾自身政治、学术思想的变化有关,又与当时政治、学术环境
由尊到贬:陈瓘对王安石政事学术评判之剧变
作者:郭志安 王晓薇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瓘  王安石  政事  学术 
描述:由尊到贬:陈瓘对王安石政事学术评判之剧变
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读其文,想见其
作者:金冲及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书信  中央文献出版社  史学  学术精神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编者按]
宁波学术界纪念“王应麟与《三字经》”活动摘要
作者:杨古城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字经》  王应麟  宁波  浙江人民出版社  学术界  摘要  纪念  儿童道德 
描述:◆1986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徐季子、郑学浦、袁元龙著《宁波史话》“三朝元老王应麟”;◆1991年12月15日,王应麟撰《三字经》发表于宁波某媒体;◆1992年《鄞县文化广播志》276页王应麟简
全国首届乐史学术研讨会在宜黄召开
作者:谢婧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今年是乐史逝世1000周年。12月15日至16日,全国首届乐史学术研讨会在宜黄县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及省内、本市有关科研院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就乐史学术文化的起源
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讨会  著名作家  刘绍棠  乡土  逝世  纪念  中国现代文学馆  通州区档案局 
描述:纪念著名作家刘绍棠逝世10周年暨刘绍棠乡土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