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1)
2007(1)
2000(1)
1999(1)
1995(2)
按来源分组
中国地质教育(2)
共产党员(1)
纪实(1)
中国高等教育(1)
紫禁城(1)
羊城晚报(1)
连任22年中文系系主任,终身育人,甘为人梯,他已是中山大学
作者:林世宁 马海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宏聪与沈从文夫妇 吴宏聪教授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解散前夕中文系师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吴宏聪(第三排右七,穿浅色西装者)时任中文系助教。(本版图片由家属提供)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一隅,两排书架上摆满
亥年话猪
作者:張中行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九十年代  “源”  八十年代  系主任  乾隆皇帝  古老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净土宗  “理想” 
描述:其名為“狗”,書面上寫“甲戌”。於是未費力就想到北京大學同學馬珏,是前幾天,她的女兒來電話,說久病,住醫院,終於在去年十一月走了。她是我唸北大國文采時期系主任馬幼漁先生的女兒,當時公認為校花,我當然
“顺应是基础,创造是贡献”──记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
作者:龚映杉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大学  中国国际贸易  中国税制改革  经济全球化  系主任  优化税制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对称信息  国家税务总局 
描述:“顺应是基础,创造是贡献”──记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
我国近现代矿物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崔云昊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矿物学  产生与发展  矿物岩石学  地质学  地质系  理科  光性矿物学  系主任  中华民国  王烈 
描述:三、民国初到抗日战争前的矿物学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教习包揽中国教育的现实,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特别是二十世纪十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对中国虎视眈眈,帝国主义试图用武力破坏列强之间平衡的同时,加紧对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渗透,教育是其重点。光绪三十三年(1907)美国政
中国高等地质教育概况(1909—1949)
作者:于洸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质学  地质教育  系主任  教授  地理学  地质调查所  孙云铸  王烈  北京大学  毕业生 
描述:从19世纪末叶起,我国在“同文馆”、“矿学堂”、“路矿学堂”及有的大学的矿科,先后开设了地质学等地质类课程,但作为专门培养地质人才而设的地质学系,还是从京师大学堂1909年设地质学门开始的。我国的高等地质教育到1999年已有90年的历史
爆竹声中,一位泰斗级教授离我们而去了
作者:何欣  来源: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教授  学术界  曲家  爆竹  浙江大学  汤显祖  系主任  文学史  医院 
描述:采访中,徐教授的几个弟子都在感慨:像徐老这样学问和人格的人,今后学术界恐怕很难再有了。我说,现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才对啊。可他们反问我: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几个不为出书不为获奖不为赚钱不为评职称而搞学问的?还有几个人会像他这样,为了一部《晚明曲家年谱》闷着头研究30年?
金岳霖的胸襟
作者:孟祥海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岳霖  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  逻辑学家  周礼全  哲学家  北京大学  系主任  哲学系  学生 
描述:。这一年,他受校方委托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