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
-
作者:张文先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师应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
-
王益:用音乐抒发赤子之情
-
作者:单三娅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音乐会 中国交响乐 艺术气质 音乐家 金融界 旋律 国家开发银行 精神世界 祖国 民族精神
-
描述:在今年6月中国交响乐团纪念已故指挥大师李德伦的音乐会上,一首合唱曲《去远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名字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是那悠远、深情、悲伤而又透出希望的旋律却深深打动了我。 $$后来我知道,作者非但不是音乐界人士,而且也不是艺术界人士,却是一位金融界的领导干部—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任国
-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应是0岁到99岁都爱看
-
作者:蔡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儿童文学作品 中国儿童文学 大自然文学 文艺界人士 文学类型 出版价 文学课 错误思想 师范院校 精神世界
-
描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应是0岁到99岁都爱看
-
走向现代的中国女性散文--兼及梁琴、郑云云的散文创作
-
作者:胡颖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郑云云 “女性文学” 王英琦 九十年代 精神世界 文化散文 《随想录》 《“牛棚”小品》
-
描述:一长期以来,模式和模式所带来的文本流行,导致的是散文创作的千篇一律和文本意义的普遍丧失。直至八十年代,当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均以撞击传统的再生般姿态和形式步入现代,唯有散文“还停留在唐文宋韵的小桥流水止步不前”①。杨...
-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读王英琦《乡关何处》
-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
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作者:陈怀利 来源: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晚明戏曲 汤显祖 精神世界 杜丽娘 戏曲创作 “四梦” 深层结构 《牡丹亭》 经济思想
-
描述: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王安石诗题疑难人名解读
-
作者:寿涌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题 情感交流 解读 人名 人际交往 社会人士 精神世界
-
描述:地位、生活处境以及与王安石的私人关系,从而做到确切理解诗意、全面了解双方的情感交流。然而在这部分诗题中,
-
古诗词阅读训练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阅读训练 杜甫 王安石 崇高理想 李商隐 思想情感 自然山水 精神世界 具体说明
-
描述:古诗词阅读训练
-
宗教生命:作为莎士比亚历史“他者”参照的汤显祖:杜丽娘与朱
-
作者:蓝凡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性爱 宗教改革运动 他者 精神世界 世俗化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完成于1598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成于1595年。《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晚期作品,却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伟大的传奇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莎士比亚前期创作中最具悲剧
-
何谓“木铎之教”
-
作者:周庆许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化 董仲舒 孔子 周礼 古籍出版 论语 精神世界 预言 四库全书 教育制度
-
描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仪封人请见",出来时,跟众弟子说的一句话,我姑且将之称为"仪封人预言"。仪,卫国属邑;封人,据《周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