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
期刊文章(6)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1(2)
2009(1)
2008(1)
2005(1)
1995(2)
1990(1)
1986(2)
1980(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2)
经济日报(1)
经济研究(1)
计划经济研究(1)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
贵州畜牧兽医(1)
云南林业(1)
江苏经济报(1)
企业经济(1)
昭通日报(1)
全力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
作者:谭晶纯 李辉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力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
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和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谭晶纯) 18日至19日,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曲靖召开。会议强调,迅速掀起春耕生产和水利建设热潮,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和水利建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省长李纪恒出席会议
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会学习推广昭通经验 我市粮食生产
作者:暂无 来源:昭通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粮食生产工作经验,全面部署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千方百计夺取夏
锦绣金溪今更美
作者:宋友贤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溪  陆象山  锦绣  过渡地带  历史悠久  风景名胜区  粮食生产  武夷山  发展潜力  年增长 
描述:很大的县份。该县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至今已有992年的历史。境内群山耸翠,万木葱笼,丘陵起伏,绿水逶迤,众多的名胜古迹错落其间。其中尤为著名的有风景胜地——云林;有始建于唐代的古刹——疏山寿;有被列为我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陆象山故里和陆象山墓等。而县城则座落在上幕岭下的锦绣谷中,风景之美,自古有名。据《金溪县志》所载:“锦绣谷在城中,县治倚为屏障。登高望之,四山青霭,万瓦鳞差,景物风华,相错如
粮油涨价应是短期现象
作者:刘铮 张明扬  来源:江苏经济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粮价  粮油价格上涨  央行  主要因素  物价上涨  总水平  粮食生产  最高水平  粮食增产  基本面 
描述:粮油涨价应是短期现象
一业变几业 生活喜盈盈
作者:杨忠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昆明市西山区  剩余劳动力  苗圃地  合作社  纯收入  农业承包  富民政策  粮食生产  全劳动力 
描述:百三十元。杨炳志家七口人,六个劳动力,农业承包后,有了剩余劳动力,剩余的劳力干什么?杨炳志
养猪业应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的主攻方向
作者:张承仪  来源:贵州畜牧兽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畜牧业生产  养猪业  养猪生产  草食牲畜  肉食品  出栏率  主攻方向  草地资源  牛羊肉  粮食生产 
描述:以供参考.
戒烟应是明智之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吸烟率  粮食生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慢性呼吸道病  吸烟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  心血管病  控制吸烟  人体健康  消费市场 
描述:戒烟应是明智之举1995年5月31日是第八个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60年代就庄严宣布:“吸烟污染环境·有害健康,是一大公害.将成为20世纪的瘟疫。”世界发达国家吸烟率每年以%的速度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应是本世纪末我国粮食工作的指导方针
作者:朱东方  来源:计划经济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粮食转化  粮食工作  指导方针  粮食问题  产后损失  提高单产  人均粮食  生产发展 
描述:国粮食产销的10年规划,2000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5,000亿公斤,平均每年需增产85亿公斤左右。1953年~1989年的37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均增产67亿公斤,即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的近10年间,年均粮食增产也只有75亿公斤。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比10年前减少了近6000万亩,现仍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现在的农田基本设施状况明显不如以前,抗灾能力下降。提高单产还要在农田建设、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和农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应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作者:方原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基本任务  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劳动生产率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现代化农业  粮食生产  具体分析  现代农业 
描述:;关于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农业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问题,下文再展开讨论。我认为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循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我国农业进行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分析,正确地规定它的目的和任务,找到合乎规律的发展途径。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抹杀两者之间的区别,只从表面的两者之间的联系着眼,加以折衷,无助于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