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往往”
作者:陈晓保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教材  文言课文  教学参考书  新教材  王安石  归有光  辅导书 
描述:“往往”
说李觏
作者:傅林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曾巩  曾巩  孟子  孟子 
描述:李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尤其注重平民教育。他想要改革北宋的朝政 ,因为他未得机会进入仕途 ,所以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主张。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先驱 ,理由不充分。说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也无史料依据。关于李觏对孟子的非议 ,却反映了李觏对孟子的特殊看法。
“西”字本义
作者:尚振乾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许慎  《说文解字》  上古  郑玄  道理  古人  日落  日出  周礼 
描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西”字的说解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上古人就是以太阳出、没的方位来定东、西方向的,因此时辰的朝、夕与方位的东、西合而为一。日落之夕亦为西,日出之朝亦为东。《周礼·秋官·司仪》:“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郑玄注:“谓摈相传辞时也,不正东向,不正西向。”《韩非子·有
李觏的性情论及其与郭店楚性情论的比较
作者:李存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人性论  人性论  性情论  性情论  郭店楚  郭店楚 
描述:的性情论在先秦儒学中的地位。文章将李觏的性情论与郭店楚的性情论作了比较 ,指出二者在理论上有相似之处 ,而且都带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
作者:许锡强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描述: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
《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
作者:刘兴均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量词  郑玄注  《说文段注》  使用义  《周礼正义》 
描述:《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