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南斗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杜丽娘  汤显祖  人文主义  个性解放  封建道德  相似之处 
描述:都致力于戏剧,而且都是久负盛名的诗人。汤显祖的诗集《红泉逸草》,以文彩绚烂多姿,感情宛转缠绵而名闻中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则以音韵优美动听,感情热烈奔放而风行欧美。自然,他们的主要成就都不在于诗文,而在于美不胜收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以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驰名欧美,成为英国戏剧界的
简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南斗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简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的风波
作者:曾献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年  明万历  牡丹亭  扬州  汤显祖  人间真情  杜丽娘  传奇  觉醒  相向 
描述:日夕把卷,吟哦不辍,乃至“愿为才子妇”,誓将终身相托,因盼汤公未得见而怏怏成病,慕情而亡,生前并嘱以《牡丹亭》殉之。其时妇女受压迫尤深,一曲《牡丹亭》,道出人间真情,使千千万万杜丽娘感奋觉醒。自此
试论《牡丹亭》的语言
作者:于汀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封建礼教  语言  个性化  性格  柳梦梅  人物形象  感染力  感情 
描述:牡丹亭》的曲文绚烂多彩,说白通俗流畅;于刻划人物、点染景色、抒发感情中,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蕴含着深厚的感情。《牡丹亭》的曲、白,于写人、状物中,显得准确贴切、优美形象、简明通俗、个性化,具有极强
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作者:张庚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观众  上海昆剧团  参考价值  意识  刻画人物  柳梦梅  传奇剧 
描述: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改编本  杜丽娘  冯梦龙  作品  爱情故事  柳梦梅  万历年间  钱谦益 
描述:一、汤显祖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研究《牡丹亭》的改编,不能不从简略地探讨一下《牡丹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开始。《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今天几乎已成定论。论断的根据是作品的基本情节。自《牡丹亭》问世后
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牡丹亭》一解)
作者:成柏泉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角  爱情故事  封建时代  孔雀东南飞  反映现实  个性解放  封建社会 
描述:下来还是
杨葆光及其《牡丹亭》手批本
作者:赵山林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发展  牡丹亭  寻梦  杜丽娘  江西  吴吴山三妇  上海图书馆  汤显祖  杨氏  柳梦梅 
描述: 最近,我阅读上海图书馆藏《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同治庚午重刊:清芬阁藏版),发现上面有一百一十二条毛笔写的批语,这些批语是迄今人们所未加以注意的。在汤显祖《牡丹亭题辞》后的一段批语
李觏哲学思想简论
作者:陈国钧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明清之际  自然观  认识论  青年时期  阴阳二气  义利观  宗教迷信 
描述:已开始著述。他的著作丰
同中见异,异中有同-试比较朱丽叶与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余三定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古典戏剧  汤显祖  爱情  形象 
描述:、幸福的天伦,人们寻找、追求“情”就是为了寻找、追求美好和幸福,然而,为情而死,不是走到了美好和幸福的反面吗?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去追寻,她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