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钗和探春改革理念的冲突
-
作者:刘梦溪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理念 薛宝钗 探春 新经济政策 冲突 审时度势 人际关系 王安石
-
描述:探春的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改革的内容是很尖锐的,实施得也非常果断,但尚称平稳,不属于激进的改革。和宋朝的王安石不同,和晚清的康梁也不同。所以如此,与薛宝钗对待改革的态度以及她的运筹帷幄有直接关系。薛宝钗在探春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
-
简析王安石变法
-
作者:吴敏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三冗” “三冗”
-
描述:导致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一失败而收场。
-
王安石《元日》简析
-
作者:暂无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综合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元日》简析
-
析《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
-
作者:孙慧娟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梦 梦 情与理 情与理
-
描述:理矛盾的方式也不同。
-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
描述:,于20世纪的各个时期,在传承古雅昆曲艺术命脉的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对《牡丹亭》的传播,一方面是《牡丹亭》艺术性传播特质的体现。另一方面,文人作为接受主体的职责的改变,由受者变为传者,接受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爱情
-
作者:郑娇娇 来源: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
描述:《长生殿》与《牡丹亭》,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的经典著作。但是很多人在赞扬杜丽娘至情的同时,却对李杨爱情加以否定。无论从创作者意图、剧作本身还是社会影响来看,李杨爱情都可称是真正的爱情,值得歌颂。
-
牡丹亭《惊梦》赏析
-
作者:许幸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惊梦 惊梦 六曲 六曲
-
描述:送的“晴丝”,通过赏评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对生活热爱对爱情渴望的深被封建礼制束缚的少女形象。
-
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
作者:陆艳清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人性解构
-
描述:浅析《牡丹亭》对人性的解构
-
《牡丹亭》剧中“情缘”思想探究
-
作者:张亚锋 陈冬季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缘 情缘 至情 至情
-
描述:本文在晚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考察了促成汤显祖《牡丹亭》一剧情缘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情缘的构置方式及其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希望通过论述加深人们对《牡丹亭》的情缘思想在中国戏曲小说创作乃至社会生活
-
《牡丹亭》的深层意蕴探析
-
作者:陈国华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讽刺意识 讽刺意识
-
描述:汤显祖的传奇作品《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世界具有鲜明的虚幻性特点,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同感。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理性的内核,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梦幻、真情、讽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递进,演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