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
报纸(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2)
2011(3)
2010(1)
2009(2)
2002(1)
1995(1)
1991(1)
1986(1)
1981(1)
按来源分组
大公报(1)
工人日报(1)
武汉晚报(1)
时代青年(上半月)(1)
广东艺术(1)
金秀史志(1)
历史教学问题(1)
上海戏剧(1)
音乐生活(1)
缤纷(1)
古人改笔
作者:曾昭安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庭坚  客观事物  苏州  流传  秀才  作文  唐代诗人  修改  杏花村 
描述:,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讥笑他是“点金成铁”。 相传,古时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的月亮,如何只照苏州,不照别处?”于是便在“苏州”后面添上了“无锡等地”四个字,变成为“一轮明月照苏州无锡等地”。这位太守根本不知诗为何物,无知妄说,弄得秀才啼笑皆非。此事传出去,闻知者无不大笑。 苏轼写的《古史》,即对《史记》所作的修改,有不少是因为苟简而顾此失彼的败笔。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写道:“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古史》却说:“母,韩女也,滑稽多智。”删去三字,语意不明。再如:“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学百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