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6)
学位论文
(4)
会议论文
(3)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
(3)
2012
(3)
2010
(1)
2008
(2)
1999
(2)
1997
(3)
1995
(1)
1994
(2)
1993
(1)
1992
(1)
按来源分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哲学史
(1)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文史知识
(1)
江西社会科学
(1)
人民日报
(1)
孔子研究
(1)
争鸣
(1)
江苏社会科学
(1)
语言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章句之学
章句
宇宙
哲学基础
南宋时期
王安石
“理”
仁者寿
雷思齐
象数
道统
心学
和而不同
儒学
北宋
图书之学
参两参伍之数
理学
陆九渊
王学源泉
净明道
吕祖谦
天理
天主教
经世致用
周礼
创作心态
唐宋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章句之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汉代
章句
之学
与语法研究
作者:
任远
来源:
语言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句
之学
后汉书
孟子
章句
语法研究
《周礼
语助
“辞”
“上”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描述:
汉代
章句
之学
与语法研究
宋代语言学的汉学批判与其历史性超越
作者:
申小龙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语言
欧阳修
《论语》
章句
《诗经》
语言学
王安石
《春秋》
义理
之学
原典
描述:
宋代语言学的汉学批判与其历史性超越
陆九渊的做人
之学
及其对朱熹
之学
的批判
作者:
虞文华
来源:
争鸣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之家。
重新认识“心性
之学
”
作者:
葛荣晋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描述: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
之学
”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
之学
”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经济学应是致用
之学
作者:
陈岱孙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经济学应是致用
之学
陆九渊做人
之学
探析
作者:
刘辉平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丈夫”精神
发明本心
“义利之辨”
心即理
理想人格
探析
上卷
哲学基础
人生修养
描述:
陆九渊做人
之学
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
朱熹眼中的“江西
之学
”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之学
”
朱熹
学术形象
学术思想史
南宋时期
学术主张
陆九渊
弟子
描述:
象并不好。
论“外王”
之学
在宋代向“内圣”
之学
的转化
作者:
李静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期中,儒学中的“外王”一面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发展,使...
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
之学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道德
明代初期
陈献章
明儒学
知识分子
“理”
陆九渊
朱陆合流
道德实践
方孝孺
描述:
文人学土,一方面却不许将官任用他们,“太祖于国初所克城池,令将官守之,勿容儒者在左右议论古今”冲
1
辰:(国初事迹》,其目的是防备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与部下将官结合会威胁他的地位①,有碍其统一大业的实现。明
论罗汝芳的生命
之学
作者:
郑晓江
罗伽禄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求道
生生
仁者寿
生命
之学
描述:
罗汝芳
之学
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罗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