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夫之与程朱陆王格致论比较
作者:章启辉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程朱理学  陆九渊  王安石  仁义  格物致知论  《大学》 
描述:王夫之与程朱陆王格致论比较
程朱理学与王安石《易解》
作者:金生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解》理学  王安石      黄震 
描述:学之功,亦可见《易解》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敬”的心学变迁
作者:黄丽娅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理学  心学  程朱  吴澄  胡居仁 
描述:主敬是理学修养论的重要方法,而修养工夫论是与心性和天道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以敬为主要关切点的考察即可折射出理学经由元明两代的昌明显赫转而暗淡,继而心学大明这个演变转化的整个过程。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作者:青子衿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学术  基本框架  理学家  儒学  主要特色  儒家道统  周敦颐 
描述:谈性命。在这方面,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之首开先声。入宋以后,虽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但实际承接韩愈、李翱道学的乃是周敦颐、张
王阳明的本体功夫理论
作者:屠承先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本体  哲学体系  思孟学派  陆象山  程朱  矛盾  怀疑 
描述:王阳明的本体功夫理论屠承先一、王阳明本体功夫理论的提出王阳明哲学,特别是本体功夫理论,从理论渊源来说,则是对陆象山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这种继承和发展,王阳明又是从学习程朱学说开始,在发现
江门心学简述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献章  湛若水  江门心学  体认  书卷  王守仁  陆九渊  程朱  “心”  白沙 
描述: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明史》卷二八二)
杨东明的理气统一说
作者:葛荣晋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廷翰  无善无恶  太极  王廷相  程朱  人性  气质之性  罗汝芳  义理之性  东林学派 
描述:往赈。二十二年(1594),掌吏垣,协助吏部尚书孙丕扬主大计。后以疏劾右都御史沈思孝,思孝与之相诋,加上因主持阅卷与总裁张相国意见不合,遂贬谪三官为陕西布政司照磨。“关中当事者逆止之于途,公始领差归。归而兴学讲道,弟子执经问业者百余人。所与往复问辨者,如邹南(?)、冯少墟、吕新吾、孟我疆、刘兑阳、耿天台、张阳和、魏见泉、杨复所、徐匡狱、马见素诸君子,疑义相析,累千百言”。万历末午,清兵入侵,辽东战起,杨东明慨然有请缨之志。经抚按疏荐二十余次,终于明光宗
简论“理”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演变
作者:胡上富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中国古典哲学  天地万物  王夫之  华严宗  形而下  当然之则  程朱  陆九渊  指事 
描述:然乎?
叶适思想研究:从对程朱道统观的批判谈起
作者:孙华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适  朱熹  陈亮  陆九渊  道统  易传  永嘉学派  王霸之辩 
描述:道體所進行的改造。此章可見出葉適重視人事剛健不息之積極精神,及與朱熹學說之分判;第三章透過人性論、認識論、教學法三方面,討論葉適對於《中庸》「天命之謂性」、《孟子》「貴心官賤耳目」、《大學》「致知在格物」等說法之批評,此章可見葉適對於客觀禮法制度之重視,及與陸九淵、楊簡等心學之分判;第四章藉由朱熹以道德言政治之不足,以及陳亮為求現實事功而為漢唐君主曲解背書之弊,凸顯中國政體建立制度的必要性,此章可見葉適永嘉之學與陳亮永康之學之分判。第五章檢討葉適學說之優缺點,並衡定其思想價值。 經由以上的討論,本文歸結葉適學說重視「人事施為」與「客觀制度」的兩大特色。就南宋積弱不振之國勢與朱熹、陸九淵等內聖心性之學闡揚之時代背景觀之,葉適學說欲由外王客觀制度以補其缺弊,實有其意義與價值。惜其說往往因過度強調外王制度而無法正視內聖心性之價值。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
作者:中国历史学会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