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科举生涯与其文学创作之关系
-
作者:李婧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科举 诗文 戏剧
-
描述: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
-
大师与历律——《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历律 文化
-
描述:,其文化影响,深刻而久远。
-
全球化不应是文化同一化:以中华母亲节为个案
-
作者:刘国强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节 中华 同一化 全球化 个案 文化 曲阜
-
描述:首届中华母亲节于2007年四月初二在曲阜等地举行,笔者有幸躬逢其会,兹略述管见。连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发起发起中华母亲节的是连任四届全国政协委
-
文化盛宴书天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故事
-
作者:曹光哲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故事 天堂 文化 《牡丹亭》 华裔作家 白先勇 袭人
-
描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仿佛是从天上飘然而至的美妙乐曲,回荡在香气袭人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剧场。这是由世
-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题
-
作者:罗小亦 来源:大家故事(天下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诸葛亮 科举考试 贾谊 班固 裴度 教育 造就人才 宰相 三表
-
描述:第一场,史论5篇: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
-
论明清时期《邯郸记》的演出
-
作者:尹蓉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粱梦 黄粱梦 科举 科举 吉祥戏 吉祥戏 世俗化 世俗化
-
描述:《邯郸记》是汤显祖最后一部传奇作品,也是一部有关八仙的神仙道化剧。其中的《度世》、《西谍》、《死窜》、《仙圆》演出最为频繁。但明清时期,官场忌演《邯郸记》,这是既与当时科举竞争激烈有关,也是道教文化
-
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明代戏曲 牡丹亭 字义 科举 江西 剧作家 临川四梦 远道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但参加科举
-
叶梦得与苏轼——兼与王安石比较
-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叶梦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叶梦得的心目中,王安石和苏轼同是伟人,并无明显的轻重厚薄之分。
-
平山堂诗词联话
-
作者:朱志泊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平山 扬州 苏东坡 诗词 江南 苏轼 滕王阁序 王安石 文化
-
描述:平山堂的魅力在我年轻时候,凡是去蜀冈中峰游玩,习惯上说到平山堂去玩。其实,这里的大门上方石刻三个大字——法净寺(今大明寺),进得门去,
-
探究创新能力的禁锢——浅议王安石改革科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
作者:孙琳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考试 创新
-
描述: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儒学对科举全面统治,深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对后世的科举及现代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