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2)
期刊文章(5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2)
地方风物 (8)
地方文献 (6)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
2013(5)
2012(14)
2011(13)
2009(8)
2008(8)
2004(2)
2002(2)
2000(3)
1986(2)
按来源分组
生活报(2)
中国农垦(2)
老同志之友(2)
洛阳晚报(1)
陕西水利(1)
晚霞(1)
农家女百事通(1)
新天地(1)
群文天地(贵州)(1)
光明中医(1)
杨炳海与他的摄影作品“下水金盆”:平塘县布依老人杨炳海的摄
作者:黄萏仙  来源:群文天地(贵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影作品集  杨炳  老人  平塘县 
描述:去年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平塘有幸认识“玉水金盆”的摄影作者、年近七旬的布依老人杨炳海。当他得知我也爱好摄影时,便将他的一本《玉水金盆》摄影作品集赐与我。我如获至宝,一边欣赏他的作品
老人之言,揭“变法”之弊:读苏轼《唐村老人言》
作者:徐康  来源:晚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老人  青苗法  人言  贫富不均  宰相  王道  晚年  老庄 
描述:民的措施真的于官有益么?"问话中涉及的青苗钱,即宰相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创设的"青苗法"所收之利钱.按王氏"青苗法",当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官府贷钱于民,一般是正月间放贷,夏天(六、七月)连本带息收回;五月间放贷,秋收后连本带息收回.利息以二分计,民间称为"青苗钱"(详见《宋史·食货志四》).
好人王相树修个“俱乐部”送老人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6月20日,王相树清理“活动室”外的杂草。 “从今天开始,这个老人俱乐部送给你们用,今后你们来耍,我不收钱。”6月8日,广安华蓥市古桥街道办“土桥老协之家活动室”正式开门纳客,俱乐部
八旬老人王英才为孩子们捐款500元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圆梦六月季 新报讯(记者查娜)日前,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航苑小区的王英才老人将500元钱交到记者手中。王英才告诉记者:“我看到《北方新报》举办圆梦六月季活动,要给贫困地区的农村
八旬老人王英才为贫困家庭捐款700元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报讯(记者张学博)昨日上午,家住呼和浩特市航苑小区的王英才老人将700元钱交到了记者手中。王英才老人说:“看过《北方新报》的报道后,我很感动,特别是张莲云,自己那么困难还帮助几名贫困孩子
八旬老人看盛会本报记者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卫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人群中看见一位老人手里拿着凳子,就好奇地上前询问。“老奶奶,你们怎么知道今天有比赛啊?”“我是在报纸上看见
从“伐木大王”到“造林愚公”
作者:易资庆 李明华 于芳春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林  马头山  愚公  伐木工  老人  林场  退休工人  护林  木材  砍伐 
描述:年逾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今年72岁。55岁那年从特繁工种岗位退休后,17年来和老伴一直在马头山林场义务造林护林。林场负责人告诉笔者,老人这么多年共造林约70公顷。握着赵宝信满是厚茧的手,环顾四周
历史深处的清明雨(节选)
作者:乔丽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  历史  杜牧  老人  行程  周礼  孔孟  家族  父母  行人 
描述:解读:清明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这要感谢杜牧。他在一千多年前,用寥寥28个字为"清明"画了一张标准像,从此,清明就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的形象。作者从千年前的那场清明雨落笔,用丰富的想象还原了诗人当日的惆怅和悲凉。羁旅愁困,不能按时返家祭祖,游子在清明雨中怎能不断魂?
王应麟字号考释
作者:张骁飞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居士  考释  字号  学士院  老人  改号  学者  四库馆臣  元明时期 
描述:王应麟,南宋庆元府人,历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曾三进学士院、四入中书省、兼掌两制行辞,乃宋末儒林领袖。元明时期,王应麟声名不彰,清初始渐受学者重视,四库馆臣于《〈困学纪闻〉提要》中称赞王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
给小偷送布
作者:陈南  来源: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老人  失主  处罚  头牛  小偷  普通  羞耻  担子  姓名 
描述: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被失主捉住。盗牛人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今后,决不再干这种事。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王烈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在当地德望很高。有人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