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理应是一个发源地
-
作者:罗峰 徐德彬 向传刚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求知 真理 进步 发源地
-
描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充实又有意义的懂得人生的价值.
-
杨志坚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社会建设 人民大会堂 终身学习 办学理念 学习型 多样化 国际化
-
描述:本报讯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大校长杨志坚在讲话中要求国家开大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
“高校立章”不应是一种艰难尝试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行政化管理模式 中国高教 尝试 直言不讳 老生常谈 章程 艰难 令人满意 大学
-
描述:然玉2012年1月26日在《新闻晚报》撰文指出:中国高教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不仅民众抱怨已久,官方层面也直言不讳。至于症结所在,老生常谈的看法是:"行政化消解大学活力"。如今,借着"启动高校章程制定
-
吴彤:从富家千金到第一位女电影厂长
-
作者:吴彤 蒋雷 蒋露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炊事员 新四军 母亲 电影制片厂 司令员 部队 故事片 眼科中心 父亲 福建
-
描述:从富家千金到前线女兵我1924年出生于苏州一户富裕的书香门第。父亲吴卓人曾游学欧洲,在英德等7个国家深造,是世界眼科中心奥地利皇家医院的著名眼科博士。母亲陈洽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其家族拥有钱庄、工厂及技术讲习所。母亲的姐妹兄弟大多在英法德等国留学,并参加
-
方言与官运
-
作者:张宏杰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传统时代 福建 江西 王安石变法 广播电视 皇帝 官话 师傅 政治集团
-
描述:运。晚清大僚罗惇衍是广东顺德人。他于道光十五年(1835)高中进士,道光十七年又考得“四川学政”。这个差使不但位尊,而且实惠,一届干下来,至少数千两银子名正言顺地进入腰包。入仕才两年就如此官运亨通,他怎能不大喜过望。不料在进宫请训叩谢天恩时出了意外:皇帝发现,罗惇衍的广东话他根本听不懂。学政要与当地官场和士子交流,官话如此差劲,怎能胜任愉快?出宫之后,坏消息随之而来:“上以惇衍年少,语多土音,留不遣。” 到手的肥差就这样丢掉了,罗惇衍空欢喜一场。我们估计这老兄从此一定发愤学习北京话。机不可失,失难再来,十一年之后,即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才再次得到机会“督安徽学政”。 宋代福建人刘昌言的例子也很有意思。据《青箱杂记》卷六记载:宋太宗破格提拔福建人刘昌言为枢密副使。
-
云南开放大学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晓颖罗霞)经教育部批准,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云南开放大学,成为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省城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具有办学自主权的省属本科
-
大学不应是“职业培训所”
-
作者:黄艳 谢静娴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业率 专业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职业培训 高校毕业生就业 退出机制 本科高校 教育部 结构性矛盾 高校专业
-
描述:就市"可能产生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大学与富豪应是什么关系?
-
作者:于逸 来源:企业家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山大学 富豪 EMBA 报名 月薪 资产
-
描述:简短的新闻中,没有告诉我们上EMBA富豪班的,两年得交多少钱。我相信存心来这儿报名的,钱不在话下。正因此,中山大学划出50亿身家的门槛、30人的限额,说跟钱没关,人人都会说假。这条消息让很多月薪两三千的童鞋操起了别的心——苍天啊,让资产500万的人教50亿的人赚钱,他们也好意思开口?
-
大学章程不应是“镜中花”
-
作者:阙明坤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大学 高等学校章程 制度建设 高校 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法 政府 修订工作 自主办学 办学权
-
描述:从今年开始,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今年年内,将推动所有高校全面启动章程制定或修订工作。这一政策刚出台,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无疑,这一举措,对于改变多年来大学"无章办学
-
杨志坚:开放大学的掌舵人
-
作者:姚琳 宁国铭 闭磊 龙祺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放大学 高等教育 杨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武汉大学哲学系 修理工人 知青生活 广西梧州 毕业后 教育部
-
描述:层经历,为之后30余年工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杨志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教育部从事高等教育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