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
-
作者:谌兆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六义 观念 艺术方法 实际过程 六诗 发展 形象思维 周礼 特殊规律
-
描述:能够进一步深入。为此,本文拟就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赋、比、兴之说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
政治改革起点应是观念变革
-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政治改革起点应是观念变革
-
司芬克斯之谜-戏曲观念漫谈之二
-
作者:史雨泯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观念 传统戏曲 当代意识 人性 戏曲艺术 杜十娘 司芬克斯 人物塑造 幸福生活 汤显祖
-
描述:露出狰狞的
-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
作者:李启谦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鲁国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文化传统 君主专制主义 左传 亲亲 周礼 先王
-
描述:取这个经验。孔子是鲁国人,从童年到五十四岁,除了到齐国住了一年多,到周王朝的京都雒邑访问了几天以外,基本上没离开过鲁国。应该说,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在鲁国这个特定的社会环
-
律师应是社会的法律工作者
-
作者:庄问渔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律师职业 职业性质 司法制度 律师事务所 律师制度 制度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审判人员 律师工作 工作人员
-
描述:深入发展,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律师的职业性质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似以规定“律师是社会的法律工作者”更为恰当。
-
简析《珠玉词》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
作者:周世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审美特征 晏殊 社会价值 主人公 玉楼春 酒醒 谐畅 小令 景物
-
描述:《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珠玉词》凡一百三十四首,就其总体而言,基本上系他个人流连光景、饮宴游乐生活的吟唱和一己情怀的抒发。细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