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社会应是智能社会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智能社会 高技术发展 未来社会 新知识 信息社会 高智力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智力投入 资金投入
-
描述:。高技术产业是研究升发
-
中国节育思想溯源
-
作者:万安培 来源: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二十世纪初 历史资料 思想 多偏差 发展过程 晚婚 生育观念 社会 《周礼》
-
描述: 中国节育思想源远流长。但社会上对中国节育思想的认识至今仍存在颇多偏差,如认为中国节育思想的萌生晚于西方,认为迟至二十世纪初湖南陈范才第一次提出节育,认为是梁启超最早提倡晚婚,等等。笔者凭借较详实的历史资料,对中国节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予以考察,指出中国节育思想早
-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应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作者:田克深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 初级阶段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
描述:一文,就认为,“我国过渡时期的起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完整的表述应是:由
-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经济犯罪”的主要依据
-
作者:苏全生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认识 社会危害性 经济犯罪 主要依据 企业 法律原则 新政策 罪与非罪 双重性质 行为
-
描述:法律具有它特定的冷酷性——维护全社会的利益。不是讲要“用足政策”吗,为什么不能“用足法律”?
-
困惑和分歧:双重性质“经济犯罪”笔谈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
-
作者:苏全生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困惑和分歧:双重性质“经济犯罪”笔谈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