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邵氏闻见录》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张启容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形象 
描述:景,只有这样才能对王安石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纵观历史,王安石是位有政治抱负的改革家,他的变法虽没有改变北宋日趋腐败的命运,但还是部分地实现了富国的目的。
风云榜应是社会公认价值的体现
作者:任志强  来源:安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企业精神  剩余价值  社会  房地产  公认  企业家  市场发展  英雄  行业 
描述:前列的毫无疑问是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那几家企业,而能从后面冲
“富贵绵延”和“屑丝逆袭”均应是社会常态
作者:傩送  来源:年轻人(A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  绵延  富贵  职业地位  高校毕业生  省委党校  教育程度  家庭出身 
描述:最近,湖南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学者豆小红按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指标,抽取了几组湖南高校毕业生样本,分析其“职业发展”与“家庭出身”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父辈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媒体调查显示,75.71%的受访者对“父辈职业地位决定子女人生”表示认同。
官逼民刁
作者:乐朋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利意识  老百姓  王安石  执法  官员  社会  官府  民众  城管  良善 
描述:民。虽然高低先生说,狗官是"对狗的侮辱",但我以为,老百姓骂狗官,不妨视为是对贪官、坏官、恶吏的通称,传神而直白。说个历史故事。
“名与实”多向钻探
作者:庄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与实  王安石  审题立意  自拟题目  关系类型  孔子  根据要求  作文  价值  社会 
描述: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审题立意】写关系类型话题要明确二者指向,理出二者间的关系。名与实是一对古老的话题。从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一件物品,一个事件,都有"名"与"实"的两面。
温宪元:城市化过程应是城市文明在全社会的推广
作者:温宪元  来源:中州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化过程  城市文明  诺贝尔经济学奖  城市化水平  社会  中国内地  城镇人口  国家统计局 
描述: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由于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推进
关汉卿:一身正气写风流
作者:兰芝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汉卿  窦娥冤  元代社会  主要线索  田汉  黑暗现实  红线女  牡丹亭  戏剧家  形象 
描述:当时引起轰动的经典剧目,剧组还曾受命进京献演。 大凡历史上的文学艺术家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逢迎时势而得名;一种是因为直面现实一身骨德而留声。关汉卿是后者,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一生创作的杂剧作品有60多种,被人娓娓道来的有《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等,他的戏剧早已名垂青史,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中国四大古典名剧”里。这当然与他那一身正气有关。 四大古典名剧,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除了《桃花扇》多少带些香艳色彩。都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离了爱情还真写不成戏。到今天,昆曲里最久唱不衰的,还是《牡丹亭》,甚至被人称为“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 爱情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需要,有需要就有观众。关汉卿也写爱情,但并不纯是言情,里面总是夹杂着让人感慨的东西,而不纯是感动的东西。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描述:看来,“知识人”的概念却不那么简单。就《知识人》这本访谈录来看,作者所拜访,所记录之人,诸如白先勇、余光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等十六位人物,个个成名在早,皆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文章一篇篇读过,我们会发现
让学生的作文因语言精彩而熠熠生辉
作者:许小波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个性化  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  引导学生  文章  王安石  精彩  形象  表情达意  词语 
描述: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新鲜、灵动的语言所打动。有时候,一篇作文就因为一个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而生动起来,就像王安石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好而使这首诗成为杰作
作者:郭梅  来源:黄河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春秋时期  司马迁  时代  武王伐纣  形象  周礼  圣人  巩固统治  编年体史书 
描述:他的时代往前推两千五百五十六年,就是他的时代。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频仍、国土分崩离析的春秋时期。事实上,"春秋"这个名字正是来自于他晚年所整理修订的一部鲁国编年体史书。在古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时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