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应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
作者:肖庆恕 来源:高等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应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
-
作者:王清和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重要内容 无产阶级解放 共产主义精神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
描述: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是指其阶级性和阶段性。所谓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阶级性,就是无产阶级为实现自己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新社会这一伟大历史使命面进行斗争
-
文化建设应是高校宿舍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
作者:刘念文 李留银 于道义 来源: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宿舍文化 文化建设 高校宿舍 重要内 学生宿舍管理 整体布局 宿舍环境 社会主义 育人环境 集体主义观念
-
描述:智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方面。宿舍文化具有多层次性。第一层是硬件文化,即宿舍文化的基础文化。主要指宿舍内外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和文化娱乐活动。毫无疑问,优美、舒适、整洁、卫生的宿舍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能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和劳动观念,陶冶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奋发
-
品德教育,应是一段体验之旅
-
作者:郭小红 来源:教育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体验 创设情境
-
描述:传统品德教育给人以说教的印象,现在的品德教育更接近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从生活入手,在体验中帮助学生学习。这中间就包括选择合适的体验素材以及创设恰当的体验情境。
-
品德教育应是一种价值教育
-
作者:孙华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价值教育 小学 品德生活课 教学理念
-
描述:位置”是话题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誋等三位专家撰写的文章,针对当前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灵魂作用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阐释。读后您会对怎样着手确定一个好的教学目标,怎样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什么要以过程目标为核心,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话题之二是关于新课程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杭州师范学院的马兰副教授在文章中,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中的认识误区予以澄清,并为教师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第二部分为课例研究与解读。涉及中小学多门学科。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尽可能保留了课例中的信息,把教学的全过程展示给大家,以便将整个过程纳入研究的视野。就大多数课例来讲,也带有浓厚的探索与研究的色彩。比如在课例中包含着这样一些问题:如?
-
高校应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路先锋
-
作者:徐炳亭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网络
-
描述:高校应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路先锋徐炳亭一、通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年多来,日本、欧洲、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巴西
-
高校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
作者:牛继升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校园文明建设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 几个关系问题 校园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描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维护学校及社会稳定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认为,贯彻中央两个文件的精神重在落实,尤其要处理好德育工作的几个关系问题。
-
思想品德教育应是家教的主课
-
作者:李依群 来源:家庭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思想品德教育应是家教的主课
-
打造名牌应是“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
作者:李炳亮 齐瑞滔 马静敏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打造名牌 调查与思考 重要内容 名牌产品 产品名牌 名牌商标 质量兴省 最有价值品牌 能征惯战 品牌竞争力
-
描述:打造名牌应是“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
突出时代要求应是高校两课教学一大特色
-
作者:肖文锋 来源:中国教育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两课教学 思想道德 特色
-
描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找出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进而分析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